返回第六百一十五章 水力设施(1 / 2)高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萧夏离开了京口去荆襄后,王妃崔羽临时代替丈夫批准重要文书,刚开始很生疏,但很快崔羽也渐渐适应下来。

这天上午,崔羽找到了杨丽华,杨丽华并不是一直都住在晋王府,这段时间她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

崔羽有一份牒文拿不定主意,杨丽华看了看牒文,笑道:“建安郡申请安置十万难民?”

崔羽点点头,“我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不知该怎么处理,想听听大姑的意见!”

杨丽华笑道:“十万难民,相当于两三万户人家啊!这可不是小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首先是难民肯不肯去?这是关键,一般建安就是用来流放有罪之人,就比岭南稍微好一点,如果百姓都不肯去,官府强行把他们押去,百姓会造反的。

其次就是得拿出详细方案来,他们准备了多少粮食,多少土地,怎么解决居住问题,怎么解决过渡期问题,建安郡路途遥远,百姓怎么过去?

并不是当地官员一拍脑门,想要十万人,我们这边就给他十万人,这里面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了,甚至还包括和其他郡平衡,你给了建安郡十万,其他各郡也要十万难民,你给不给?”

崔羽明白了,她点点头,“我该怎么批复呢?”

“你就批转给尚书行台,让他们统筹考虑,只是考虑,不是安排,安排的话就是你同意了,但考虑就是你没有问题,但也没有拒绝,用词一定要准确,让下面官员正确理解你的意思!”

崔羽连连点头,“谢谢大姑指导,我受教了。”

杨丽华又提醒她道:“如果涉及军队的文书,你就压着,等晋王回来再说,涉及高额钱财花费也一样。”

“谢谢大姑提醒,大姑什么时候回来?”

杨丽华笑道:“年底吧!我来和你们一起过年。”

“我知道了!”

崔羽随即乘坐马车返回了晋王府,她当即在丈夫的书房里批示了这份牒文,交给了萧艾,萧艾临时出任崔羽的秘书,她连同其他牒文一起送给了陆邈,再由陆邈转给各个官衙。

一个月后,萧夏返回了京口,此时已是秋末冬初,天气也渐渐凉了。

但也因为临近新年的缘故,商业格外兴盛,几乎每个店铺都顾客盈门,掌柜们笑得嘴都合不拢,这是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时刻。

战争也会给江南带来红利,有些是直接红利,比如士兵得到赏赐,回来了,各种消费一下子就上去了,商业更加繁荣,低层百姓挣钱也更加容易。

还有一些红利是间接的,比如这次战争缴获了数十万根用来造船的木材,这些木材最后很便宜卖给了各个造船工场,导致几个月后民船价格普遍降低。

船只对江南百姓就像后世家里的汽车一样,是家家户户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百姓们趁机购买民船,很多货运商行也纷纷扩张船只数量,这就直接推动了江南货运业的发展。

回来几天,萧夏基本上没什么事,除了享受家庭生活,他也会上街了解一下民情。

这天上午,萧夏带着孩子们去码头看大象,江南运河疏浚后,建安郡送来的两千头大象并没有被送回去,而是被分配各个码头和船场做事。

京口的码头有三百多头大象,数量最多,而且上个月多了一头小象,一下子吸引了大量孩童,取名为可可,这是京口方言,就是一小坨的意思。

今天萧夏有空专门带自己的孩子来码头看小象。

“爹爹,我们都看过可可两次了!”大女儿杨君君抱着父亲的胳膊笑道。

萧夏笑道:“你们都看过了啊!那怎么今天还想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