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巾军上下议论纷纷。】
【那些巨鹿县的道士们。】
【则是拿着那联合道士,所提出的十八条罪责,匆匆找到了道观主。】
【相比于黄巾军的其他道门,他们自然更加信任,曾经带他们离开,带他们率先造反的道观主!】
【“只是……”】
【“这罪责是真的吗?”】
【“师傅?”】
【这些道士们,面色复杂的看着道观主。】
【而道观主看着那罪责,脸色依然平静。】
【但是。】
【他的心中却叹了口气。】
【“没想到。”】
【“他们居然采取这种方法。”】
【“想要抗拒道教内部改革。”】
【“简直……”】
【道观主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
【他自然是猜想过,这些不同意的道士,会想方设法的,抵制这次的改革。】
【哪怕他已经解释了无数次,这样的改革对于道教来说,其实才是最好的。】
【“不然。”】
【“有朝一日。”】
【“道教必将亡于朝廷手中!”】
【道观主很清楚,朝廷不可能允许,有势力能够盖它一头。】
【就算这是为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的道教,也绝不允许!】
【顶多就是在开国之初,朝廷容忍道教获得一些特权,可只要三五代之后,要么道教因为膨胀而被灭,要么朝廷看不惯道教而灭它,反而不可能有第二种选择!】
【但他还是没有想到,这些道士为了眼前的利益,为了自己能够当一段时间的人上人,居然采取这样方式,来对抗与抵制改革!】
【“他们明知道这次改革,背后是陈怀信在推动,可还是不愿意接受。”】
【“唉。”】
【道观主摇摇头。】
【至于那十八条罪责。】
【不过是将他的改革打算,给一一的列举在了上面。】
【但都是掐头去尾的,用断章取义之法来进行指责。】
【像是不守祖训,取消清规这一条,他们就没写明为何要取消清规,只是说他膨胀了,要让道教变成他的道教,所以连规定都要改了!】
【“他们……”】
【“这是会引来陈怀信的强制改革的!”】
【道观主向这些道士解释缘由,心中却充满了无限担忧。】
【他知道,陈怀信本就不是道教之人,只是借助了道教的身份,将黄巾军给拉了起来,而愿意前来与他进行商讨,如何处理建国后的道教,完全是出于感激,以及……给他这个道观主一点面子而已!】
【若是手段强硬点,心狠手辣点,陈怀信根本不需要在意,他们道教亦或者百姓是怎样想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推行改革就行了!】
【“至于会不会被骂背信弃义?”】
【“那又如何呢?”】
【“只要陈怀信未来,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让百姓自发的感谢他。”】
【“那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会有大儒为他辩经!”】
【皇帝的私德不会功绩!】
【道观主清楚这一点,所以才接过改革的重担,想要依靠较为温和的手段,让道教能够在新国家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位置,能够与国家一起长存下去。】
【他知道。】
【只要未来的道教不做什么傻事。】
【那它必将是新国家唯一的国教,必将会跟国家绑定在一起!】
【只是现在。】
【情况就不一样了!】
【“若是陈怀信愿意再给次机会,那或许还有转折的余地。”】
【“但如果他因此不满,打算要采取自己的方式推进改革。”】
【“那……”】
【“怕是有不少人要见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