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7章 诚意(1 / 2)择日北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盗梦空间》在北美的大卖,让正在跟曹阳团队谈判的迪士尼和华纳兄弟坐不住了。

贝尔曼打来电话,笑着说:“迪士尼和华纳兄弟都做出了不小的让步,不过,他们的高层都想跟你亲自谈一谈,你什么时候来洛杉矶?”

迪士尼和华纳兄弟的让步,在曹阳的预料之中。

两家都想跟他亲自谈谈,这是想要尽快达成一致了。

“目前谈到了哪种程度?”曹阳问道。

“全球总票房的10%是基础条件,华纳和迪士尼原则上都默认了这一点,也同意了阶梯分成的想法,他们想要跟你谈的,就是在这个10%的基础上,再加多少的问题。”

贝尔曼笑着说道:“不过,华纳兄弟的副总裁伊恩-霍华德倒是有另外的建议,他说如果你能亲自改编并执导《地心引力》的话,他们可以给到15%的全球票房分成。”

请曹阳执导《蝙蝠侠》系列或重启《加勒比海盗》系列,肯定跟执导《地心引力》不一样。

《地心引力》的是曹阳的,版权完全在他手里,并且还有很大的读者基数。

在《盗梦空间》取得了全球大爆的前提的,给出的条件只能比《盗梦空间》更高,所以华纳兄弟才会开价到了15%的全球总票房分成。

《蝙蝠侠》和《加勒比海盗》就不可能给出这样的条件。

要不是曹阳还没失败过,《朱诺》和《盗梦空间》又全都大卖,恐怕连10%的票房分成都不可能谈到。

曹阳值钱曾跟贝尔曼以及团队的人分析过,10%大概率已经是这些电影公司给出的极限,要不然他们跟董事会不太好交代。

但是,在10%的基础上,还有另一种能让电影公司接受的办法,那就是阶梯式分成。

就是当北美或全球票房达到某个基数时,就能提高分成的比例。

这也是好莱坞的电影公司非常乐于接受的。

其实,当一部电影的票房达到了某种程度,电影公司就不仅仅是依靠电影本身的票房和周边赚钱了。

电影票房是衡量电影公司业绩的关键指标之一。

一部成功的电影可以为公司带来巨大的收入,从而推动股价上涨,当一部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票房佳绩时,其背后的制作公司股票往往会受到市场的追捧。

比如曹阳的《盗梦空间》,当全球的总票房突破5亿美元时,哥伦比亚的股市涨了一波,当全球总票房突破8亿美元时,哥伦比亚的股市又涨了一波。

当《盗梦空间》上映一个月后,开始陆续在全球不少地方下画。

而哥伦比亚也正式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盗梦空间》北美票房突破了4亿美元,全球总票房突破了9亿美元大关。

这一次反映在股市上,哥伦比亚应声而涨,一度大涨了6.3%。

像哥伦比亚影业这种几百上千亿市值的公司,股市大涨带来的收益,可比票房高的多了。

特别是对于公司的高层更是如此。

“15%吗?伊恩-霍华德是华纳兄弟的副总吧?他能够做主?”

曹阳问道。

他一直对华纳兄弟有疑虑,先不说那离谱的换导演换演员和制片成本,就说这次,华纳兄弟内部居然没有统一意见,分成了两拨人在跟贝尔曼谈判。

并且,对于《地心引力》1亿美元的预算不满意,非要给1.5亿美元,就没见过这么“大方”的投资人。

就很离谱。

怪不得全好莱坞都知道,华纳兄弟高层都有大病。

就像哥伦比亚,对于《盗梦空间》的成本控制的就很严格,还必须让曹阳配合选择在几个税率低和退税大方的地方拍摄。

尽可能的节省成本。

这才是好莱坞的常态。

也是正常电影公司的常态。

“哈哈,你有所不知,伊恩-霍华德不仅是华纳兄弟的副总裁,还是华纳制片厂的总裁,权力很大,这点你不需要疑虑。”

贝尔曼解释道。

曹阳忍不住有些好奇的问道:“华纳兄弟内部支持拍摄《蝙蝠侠》的是谁?”

“华纳兄弟影业的总裁杰夫-罗宾诺夫,跟我谈《蝙蝠侠》的就是他的人。”

贝尔曼回答道。

曹阳对华纳兄弟更迷惑了。

就他所知,华纳兄弟影业和华纳兄弟制片厂不是一个公司吗?不是外界对华纳兄弟的不同称呼吗?还真有这两个公司啊!

不知道他们又是各自负责什么。

曹阳没跟华纳兄弟合作过,还真不知道他们内部的分工。

不过,这么大的华纳兄弟,手里还有《哈利波特》、《蝙蝠侠》、《超人》等这样的大热门大ip,为什么总给曹阳一种草台班子的感觉?

“你告诉他们,我这段时间有点事,暂时没时间去洛杉矶。”

曹阳给贝尔曼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