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7章 这是一千万美元外汇啊!狗东西半夜(1 / 2)葫芦村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7章 这是一千万美元外汇啊!狗东西半夜打电话紧急叫我回来背锅?

“那啥,王征啊,烤鸭就别端出来了,留着谢柔明天吃……”

看着黑着脸的杜国旺跟梁红斌,眼睛都笑眯了的李校长对着外面喊道。

刚端着烤鸭走到厨房门口的王征顿时停下了脚步。

自己是端出去还是不端出去?

看着几人的表情,谢威就知道内情,李瑞跟杜国旺几人年龄相仿,工作之余,平时谁都不服谁,从谢柔认了杜国旺夫妻当干爹干妈,然后又按照年龄把李瑞喊爷爷后,这种场景就比较常见了。

谁不想当同龄人长辈呢!

“还是别了,现在气温高,又没有冰箱,放到明天就馊了。”

怕几人为这个争吵起来,谢威急忙转移话题。

“说到冰箱,我这次回来,正准备找你商量让校企办往这上面投入一些研发经费呢。”

李瑞开口说道。

谢威听到李瑞说让校企办投资投资研发冰箱,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李校长终究还是那个李校长。

“搞冰箱?”

张鸣秋问李校长。

“可不是,目前不少单位准备从国外引进技术,如果利用学校的技术,研发出来,能为国家节省大量外汇。根据我的了解,国外发达国家,家家户户都有电冰箱……市场很大啊。”

李校长开口说道。

目前,国内家用冰箱尚未开始走入千家万户。

“首都的雪、都那边的万宝,不是都有了技术?”

见谢威表情就知道他不愿意往这上面投入经费,刚进来的王征开口问李校长。

现在国内并不是没有技术。

早在1956年,原本生产医疗制冷设备的首都医疗器械厂,就开发了中国第一台冰箱——雪冰箱。

由于生产技术以及计划生产等原因,规模并不是很大,冰箱对普通民众来说属于遥不可及的奢侈电器,以至于雪冰箱在改革开放后国内大量引进国外技术跟生产线,竞争力不足,最终破产被海信收购。

78年,都家用电器一厂手搓出第一台冰箱;在80年,都第二轻工修配厂家用电冰箱研制成功,并引进新加坡冰箱生产线,从而大规模生产中国第一代家用电冰箱……

市场太大,产量太小。

全国都没有多少冰箱,整个东北也找不到几台,更不要说私人家庭拥有冰箱。

“有什么技术?压缩机这样的核心零部件都靠进口!万宝那边从新加坡引进的生产线跟技术,费了好几千万的外汇,不少单位都在申请外汇准备引进……”

李校长黑着脸说道。

“没有压缩机技术?那不可能啊,如果真没有,雪冰箱厂怎么生产的?”

谢威显然不信。

他认可国家在七八十年代技术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可不认为偌大一个国家连个压缩机都造不出来。

“进口的呗。要不然你以为国家每年的外汇用来干什么?”

李瑞没好气地白了谢威一眼。

这小子是不相干的技术领域一点都不多去了解的?

“那啥,冰箱的事情有空咱们再聊,还是说正事吧。”

谢威不想去谈什么冰箱不冰箱,虽然冰箱技术在未来几十年拥有庞大的市场,可这跟彩电、空调等家用电器一样,都是一窝蜂上马大量项目,全世界的技术在中国市场厮杀,掌握着技术跟核心零部件的外国公司拿走了大量利润。

一直到进入九十年代价格战开启,整个市场尸山血海,大量相关公司倒闭。

以李瑞的尿性,不可能在学校有了技术后不让校企办投资工厂。

哪怕只是生产压缩机,在国际资本的打压下,也会让校企办大量经费被挤占——万宝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从引进新加坡的技术后,万宝建设了一座年产百万台压缩机的工厂,在87年投产,也就是在那时候,“洋货”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到90年电冰箱压缩机进口数量超过500万台,而万宝压缩机一直到92年产量才达到78万台。

只是产量!

而不是销量,那时候的万宝,仓库堆满了技术落后的压缩机……

听到谢威说聊正事,众人不由坐直身体,原本轻松的表情也变得严肃。

“说吧,你这么紧急叫我回来,又准备卖什么?我警告你,别想打战略导弹跟核弹技术的主意!”

李瑞脸上神色变得严肃。

之前谢威见了郑部长后,部里经过商讨,给了谢威一份能出售的装备跟技术的清单。

当时谢威很嫌弃清单上的东西。

李瑞之所以急着回来,就怕谢威把学校里的战略导弹技术或是核技术卖出去。

学校没有完整的战略导弹技术,也没有完整的核弹技术,可这两个领域都是学校的传统优势项目,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利用学校现有的技术整合,再抽调精干力量研发,要不了多久就能拿出一款射程几千公里的战略导弹。

李瑞一直觉得自己胆子肥,在谢威表达了想卖战略导弹跟核导弹后,才知道比起谢威,他的胆子很小了。

“不卖那个,您想办法帮忙弄1000万美元的外汇……”

“你们谁给他喝了假酒?”

李瑞听到谢威说的数额,眉角接连跳动了几下,梗着脖子问其他几人,旋即黑着脸问谢威,“你知道这是多大的数额?敢提出这么大数额的外汇,还没有理由,你心中没点计量单位?”

旋即,也不等谢威解释,黑着脸看向张鸣秋跟刘德宝。

“我让你们盯着他,就是这样盯着的?”

被谢威口中说出的数额吓到的张鸣秋满脸无辜,昨晚上谢威让自己打电话,以为出了什么紧急状况,谢威根本就没提过。

要是知道,无论如何都不打这电话啊。

刘德宝更是躺枪,他连张鸣秋给李校长打电话,都是早上才知道的。

“谢威,改革开放,国家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跟技术,本就缺外汇,你张口要这么多,如果没有能说服上级的项目,根本不可能!”

刘德宝也反应过来了。

就连一旁的杜国旺也忍不住说谢威:“一千万美元的外汇项目,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大的项目了。虽然不至于拿到七个领导的桌子上讨论,却至少需要部里领导们集体讨论决定,你想干啥?”

即使谢威现在没有经常到机电项目这边,有空的时候,杜国旺也会把谢威叫到家里陪自己喝酒。

他一直把谢威当成晚辈。

怕年轻人膨胀得厉害,不得不开口解释。

听到杜国旺的话,谢威腹诽不已:七个领导的会议桌事情多了去,那都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事才能上桌子,一千万美元怎么可能!

真当领导们每天太闲么。

“还有别的什么事情?要是没了,那咱们还是谈谈电冰箱的空气压缩机、彩电的显像管等零部件的技术研发项目……”

显然,李校长在首都待的时间长了,也是想要学校立项跟着国家政策方向走的。

“对,对,咱们还是聊点别的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