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威摇头。
沪市的电子产业配套,是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
“要是这样,这合作就没法谈了。蓉城市政府愿意给这样的条件,不只是为了交换机的产业,虽然市场潜力很大,目前咱们在交换机的技术上并不占什么优势……”
罗诚提醒谢威,“反正沪市那边又没有给华峰厂什么优待,硅晶圆啥的基础材料也都是从其他地方运过去的……搬就搬了。”
在他看来,厂子留在沪市没有什么好处,不如直接搬到蓉城。
“沪市不只是配套齐全,那也是全国技术最前沿的城市,也是相关技术人才主要流向。”
目前高科技人才还没流动起来,得益于那边的产业,各大高校每年有不少优秀学生毕业后分配到那边。
“那不谈了?谢叔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利用蓉城市政府的投资来减少资金压力。”
王征不明白谢威的意思。
谢威一边嫌弃沪市政府不给校企办优待,却又不愿意搬迁?
“建设分厂。目前华峰的产能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不仅生产线需要进一步升级,连产能也需要扩张。我们可以先不扩张华峰厂,蓉城开分厂……”
谢威想都没想就开口说道,“蓉城那边拿地比沪市容易多了。”
沪市未来的土地会涨价到什么程度,谢威清楚。
可他并不想把核心产业放到沪市。
“另外,芯片产业不接受蓉城的合作,交换机生产业务可以,但是必须要51%的绝对控股权,他们只有监管权,不参与具体经营,如果对方不同意,就不合作。”
有经验的谢威自然知道如何避雷。
没有绝对控股权,以后谁说了算?
“这条件太过苛刻了吧?任何人都不会同意的!何况对方还是政府。”
罗诚目瞪口呆。
他以为问蓉城市政府多要几年的税收减免,多要贷款支持,就已经够心黑了。
现在才知道,为什么王征在蓉城市政府那么优厚的条件下,一点都不松口。
谢威太黑了!
“他们会同意的。”
谢威平静地说道。
蓉城市政府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优厚的条件?
招商引资!
地处西南腹地的蓉城,想要招商引资,在沿海地区项目都不多的情况下,自然没有什么吸引力。
“你是知道了巴蜀省2月份对川一厂、蓉城电线厂等5家厂试点的消息?”
罗诚见谢威一脸肯定,突然问道。
谢威不由意外地看向了罗诚,“你们在那边不是只待了一天两夜?”
“那也不影响了解各种大新闻跟政策啊!”
罗诚得意地说道,“我到那边,就打听着那边的各种消息呢,毕竟咱们校企办以后要在那边投资,就得了解相关消息……”
经过罗诚的炫耀,谢威才知道,巴蜀省在2月8号开始了“自负盈亏”的试点,确切地说,就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独立核算、国家征税、自负盈亏的“利改税”。
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实践。
“这还得益于红峰厂的发展,要不然,蓉城市政府不会给这么好的待遇。不过条件确实太苛刻了,周扒皮也提不出这样的条件啊。”
这政策,谢威其实是不知道的。
他也没想到,红峰厂的试点工作,这么快就让整个巴蜀省开始扩大试点规模。
谢威只知道蓉城在6月,蓉城为了筹集展销大厦的建设经费,在全国率先搞起“股份制”,印制发行公司股票,每张10000元。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例“股份制”样本,蓉城市工业展销信托公司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发行第一张股票的企业。
展销大厦就是后来的蜀都大厦,很多年都是蓉城地标性建筑。
即使没有红峰厂,蓉城也都干了这些。
何况有着红峰厂的成功,整个巴蜀省、蓉城市的领导,会比历史上少更多的顾虑。
罗诚希望谢威能改变条件,否则没法谈。
“不用,他们需要的是核心产业,不仅能带动就业跟经济增长,也能带动上下游产业的投资……”
谢威一语道破了蓉城市政府的目的。
知道对方的目的,后面的谈判自然就不会出问题。
“把方案完善一下,上报学校,等学校讨论后,就展开跟那边的谈判。不过要注意,必须把各个公司分开,绝对不能把华峰的分厂算到交换机厂里面。”
谢威对王征吩咐着。
王征满口答应,不动脑子的事情,只要谢威吩咐了,他都能做得很好。
“谢威,学校是否会批准?这样的项目,怕是得上报七机部才行。”
罗诚还真没想到,校企办这样一个草台班子,谢威随口几句话就决定上千万的投资项目!
要是自己以后也能如此,那还回个球的邮电大学啊。
当讲师有啥意思?
自己的水平,别在学校误人子弟了。
“肯定要上报的,不过不需要部里批准,校企办是学校下属单位,学校同意就没问题。”
上报部里?
要是上报部里,各种流程走完,黄菜都凉了。
“跟着你干,当初我那保证书算是没白写!”
打量了谢威好一阵,罗诚才幽幽地开口。
“对了,王征,在谈判之前,先把蓉城那边的交换机合同签了,咱们先搞那边。”
“啊?”
谢威的话,让王征跟罗诚都傻眼了。
哈市会同意?
“啊什么啊!哈市政府可是等着先试效果,然后才给钱的……”
看看人家蓉城市政府领导的魄力!
合同签了,那就能先有钱到账的,而且电话通讯网路效果好了,也能让蓉城的领导甚至巴蜀省的领导们更加支持哈工大校企办的产业到那边落户。
“哈市领导也怪不得咱们,要怪就只能怪蓉城市政府给得太多了!看看现在,咱们校企办在这边的下属单位,要不是学校的关系,他们给了啥支持?”
对于哈市政府,谢威还是有着怨言的。
校企办下属单位在哈城,根本就没得到哈市政府的什么关照,连用电什么的都没得到优待。
“那啥,谢威,咱们校企办下属企业都是归学校管,也没有向哈市上交利润跟交税……连城市建设的附加费都没有……”
王征小声地提醒谢威。
“……”
谢威顿时语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