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之后的200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的第二版刊登了来自调查记者乔迪·坎特的辛辣报道,标题直言不讳,又耸人听闻。
名为“哈维·韦恩斯坦,因为他,好莱坞中的性骚扰指控数量在近二十年来增加了十倍”。这篇文章的内容,其实一周前就发到了妇女之友的私人邮箱里。
陈诺这个高考作文顶多30分的家伙,还有脸指导罗芮·艾斯纳的校友,同为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毕业的调查记者这一篇针砭时弊的大作。
也不知道是怕了还是怎么回事,居然建议对方在文章中不需要直接提到哈维·韦恩斯坦的名字,只需要拐弯抹角的进行暗示就行了。
理由是,“这篇文章成文时间太过仓促,论据过少,把文章重点放在避免更多女性沦为性压迫的受害者,比试图一举绊倒哈维·维恩斯坦更实际。假如想要做更大的事,那就去进行更多的调查,团结更多的人,在未来,把me too运动真正变为全世界女性的运动,那个时候,才是哈维·维恩斯坦倒台坐牢的日子。至于现在嘛,给他一点小小的警告,让他投鼠忌器才是最合适的做法。”
不过乔迪·坎特是名有理想的记者,并没有听他的鬼话,依旧把哈维的名字放在了标题之中。
刊发当日,一时间在整个美国引起轩然大波。
哈维·韦恩斯坦这一下可是出了大名,原本除了电影圈内人士,他在普罗大众那边还没有什么知名度。
但随着几家电视台纷纷报道纽约日报的这篇文章,他顿时在美国成了人人喊打的落水狗。
一时间简直是群情激奋,blog上好多博主都在大喊me too。
同时,哈维·维恩斯坦的各种根底都被刨了出来,网络博主们纷纷把矛头对准哈维·维恩斯坦,简直把他跟性侵犯画上了等号,感觉必须把这个肥胖的老白男立刻送进监狱,每晚一秒钟都是在犯罪。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12月23日下午3点,陈诺接到了一个来自大洋彼岸的陌生电话。
“陈,你好,我是哈维·韦恩斯坦。”一个带着一些鼻音,非常浑厚的男声从听筒里传来。
陈诺的回答就挺猥琐了,声音很小,还带着一丝心虚:“嗨,哈维·韦恩斯坦先生,你好,有什么事情吗?”
哈维·韦恩斯坦一点都没有作为落水狗的自觉,声音里还带着一丝笑意:“你似乎对我的来电并不惊讶,陈。”
陈诺低声道:“那你觉得,我应该表现出惊讶吗?”
哈维·韦恩斯坦哈哈笑了起来:“现在是洛杉矶时间凌晨3点,我依旧不睡觉,等着给你打这个电话,就是为了不让你觉得我失礼。现在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你果然是一个有趣的人。”
陈诺道:“你也是。所以,有什么事,你能说快点吗?”
哈维·韦恩斯坦的声音变得有些不悦,道:“我半夜不睡觉,给你来电,结果你接电话的时间都没有?陈,这就是你们中国人的待客之道?”
陈诺捂着话筒说道:“哈维,我已经很有礼貌了。我在上课都还在接你的电话,所以,有什么话你赶紧说,行不行?”
是啊,陈诺真是个懂礼貌的家伙,正在教室里上着黄雷老师的演技课呢,还要抽空接大洋彼岸的敌人电话。
他眼睛一边看着袁杉杉、端木和王萌,跟他的两个舍友正在表演一段感人肺腑的五角恋,
一边嘴里用英文跟哈维·韦恩斯坦这个性侵犯东拉西扯,自然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其中不仅有同学,也包括黄老师。
黄雷有些吃惊,是因为陈诺到学校来上课的时候,从来没有在课堂上这么公然的违反过纪律。
哪怕全电影学院都知道,真要说事务繁忙程度,可能校长都未必比得过他。
但是,哪怕别的学生,会因为一个不知名的导演或者某个小制片人的来电而打断老师讲课,可是陈诺从来不会。
所以,当这一天陈诺破天荒的在教室的角落里。接起了电话,饶是黄雷也不禁生起了一丝好奇心,挪动有点发福的身体,缓缓往他那边移动起来。
而这个时候,哈维·韦恩斯坦这时正在陈诺的iphone里哈哈大笑,“陈,我发誓,你应该是全世界第一个,觉得上一节大学本科的表演课,比接我电话还更重要的人。”
看来哈维·韦恩斯坦确实是把他的根底摸得清清楚楚了,连他上的是表演系都知道。
陈诺也不意外,安慰道:“也不能这么说,同等重要吧。毕竟,我相信你一定有重要的事。对吗?”
“是的,很重要。”哈维·韦恩斯坦没有再和陈诺闲扯,他的声音一下子严肃起来,“你……”
这个时候陈诺看到了黄雷朝他走过来,顿时忽略了耳朵里哈维·韦恩斯坦的声音,捂着话筒对黄雷说道:“黄老师,要不我出去接?”
好嘛,一时间连语言都忘了切换,还是在说英语。
幸好人家黄雷也是日后要送闺女去读纽约大学的人,口语自然是不在话下,也笑着用英语说道:“很重要的电话?是谁?”
陈诺也不知道黄雷认不认识哈维,毕竟,这位太过于臭名昭著,跟中国雪白的象牙塔实在是有点不搭边,不过他也只能实话实说:“是哈维·韦恩斯坦,就是……米拉麦克斯的那位。”
最后那句解释纯属多余,黄雷怎么可能不知道哈维·韦恩斯坦,事实上,陈诺还是下意识的把后世思维带到了2007。
还是那句话,中国现在的影视电影人可能比好莱坞还要更了解好莱坞。
更别说,哈维·韦恩斯坦是什么人?
从1979年到2006年间,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共被人感谢了32次。
感谢他的次数和感谢上帝的持平,仅次于斯皮尔伯格。
这个白胖子的名字,在中国影视圈可说是如雷贯耳。
而且,关心国际大事的黄雷还知道,哈维·韦恩斯坦这两天在美国陷入了丑闻。
然而在这个时候,他表演课上的一名学生,自称现在通电话的对象,正是那个哈维·韦恩斯坦!?
要是这个学生不是陈诺,换做其他任何一个人,
黄雷一定会叫他把电话拿过来,他要来听听看对面究竟是哈维·韦恩斯坦,还是哈维,韦恩和司坦。
但陈诺这么一说,黄雷信了。
还对几个正在表演的学生说道:“杉杉,端木,你们先停一下。”
这下陈诺就尴尬了。
在全班30个同学的炯炯目光面前打电话,饶是他作为一名还不错的演员,心理素质远超常人,也有点扛不住电影学院学子们天真无邪的好奇目光。
幸好,众所周知,高考英语能考140以上的学生嘛,一般情况下,不会存在于电影学院。
除非他也是个重生的,还去美国生活过很多年。
所以,以陈诺的脸皮厚度,目前来说,他跟哈维的不那么友好的交谈,还是能够勉强继续下去的。
至于黄雷嘛,听了就听了。
让三观已经成型的老师听一听美国人的八卦,无所谓啦。
“等等等等,哈维,你再说一遍。”陈诺对着话筒道,“刚才我老师过来了,你说的什么,我没有听到……呵呵,不好意思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