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5章 离京(1 / 2)玩蛇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5章 离京

崇祯朝其实不缺有能力的大臣,也不缺敢于办事的大臣,缺的其实是皇帝无条件的信任以及有一个明确的治理方针。

特别是皇帝的信任极为重要。

不提袁崇焕这类有争议的事,也不提陈新甲这位背锅侠。

单说军队方面。

己巳之变中第一个赶到北京勤王的耿如杞,部下连续三天赶路没饭吃,士兵们哗变,崇祯把耿如杞拖出去砍了。

甘肃巡抚梅之焕在勤王途中镇压了哗变,崇祯以他迟到为名把他抓起来免职。

杨鹤跟崇祯说十几万两银子办不了招抚之事,崇祯强迫着让他办,招抚失败准备把他砍掉。

卢象升奋勇杀敌,被高起潜坑死为国捐躯,崇祯怀疑他投降,让他曝尸荒野八十多天,并且两年不发抚恤。

郑崇俭,领着贺人龙左良玉一帮子兵痞、军头硬是一路暴打张献忠,追着张献忠揍,崇祯以他害死了杨嗣昌为由把他杀掉。

颜继祖,清军入寇山东时特别听指挥,杨嗣昌让他去哪去哪。五十天换了三个地方驻守,结果济南失守,被崇祯处死。

要知道当时颜继祖奉杨嗣昌的命令驻扎在德州,离济南二百多里地,济南失守与他毫无关系,却落得这么个结局。

换而言之。

在明末当军队主将,你是听上面命令会死,不听命令也死,导致左良玉高杰等大批将领听调不听宣。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崇祯的能力简直是低得令人发指。

如果朱由检敢背锅,敢信任大臣和军队将领,不会因为将领的一时失误就要人命。

并且敢下大力气整饬江南,大力查处江南士绅们偷税漏税的问题。

那么大明不会缺银子缺粮食,也不会缺敢战的军队。

但崇祯却有诸多性格缺陷。

多疑、喜欢推卸责任、刚愎自用不听劝、急于求成、看不透利益、极端轻率等等。

这就导致许多有能力,想帮他办事的大臣,要么被他坑死,要么被他多次下狱,要么不敢再帮他做事。

最后的结果就是等到崇祯末期,满朝都是无能之辈,已经没有一个可以值得托付的大臣。

因而毋庸置疑,老朱对于崇祯的诸多操作非常不满,也是他大骂崇祯的主因。

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崇祯的骚操作只是加速了大明的灭亡,却不是大明变成今天这幅模样的根由。

大明的衰败不是崇祯造成的,他接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

从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这几个皇帝时期开始,大明就已经在走下坡路。

甚至更远要追溯到正统、成化。

崇祯只是没能力把它治理好,并不代表他是大明灭亡的直接推手。

因为哪怕崇祯一直维持着江山不倒,没有改变现状的话,后续接手的皇帝想要让大明不灭亡,依旧十分困难。

所以如果仅限于崇祯朝的话,那么崇祯的各种操作必须要负百分之五十的责任。

但若是从整个大明王朝的来算,崇祯的责任就小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老朱狠狠地训斥了崇祯,随后又把矛头指向了大明的官场,南方士绅蛀虫,以及军队的腐败。

只是他在南方已经杀了很多很多,朱棣到北京之后,又杀了一大批。

满朝当中或许还有大把的贪官。

可剩下的都是殉国忠臣,贪归贪,总归是殉国了,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因而老朱只是谈了一下大明的弊端在哪里,他之后要如何做,就也没有举起屠刀,对下面那些群臣动手。

“好了。”

一番话语结束后,老朱坐回龙椅上,说道:“朕要讲的也讲得差不多了,国家已弊病,便是该剔除顽疾,恢复治理的时候。尔等安心各司其职,权当大明已经亡过一次,以后就该是新朝新政,从前的那些个陋习陋规,也要大力整顿。什么祖训祖制,朕当年制的时候,也有目光短浅的地方。从今日起,全国卫所全部撤掉,田地分发给士兵,那些贪腐的卫所主官,全给朕杀了。”

“全国藩国,一并撤裁。当年朕是要藩王们为朝廷镇守边疆,结果现在一个个弄成了地方蠹虫,害了大明百姓,这是朕的过失,朕承认。”

“还有其余变革之事,交由吴王处置吧。”

“至于你。”

老朱又看向崇祯道:“废为信王,发配凤阳守陵去,列祖列宗因为你而遭受多大罹难?朕的父母兄嫂侄儿的尸骨都得不到安息。”

崇祯眼睛发红,与周皇后一起跪倒在地上道:“孙儿领命。”

太子朱慈烺哭着说道:“太祖爷爷,不要让父皇母后走,请太祖爷爷发发慈悲吧。”

老朱摇摇头道:“你父亲不是个合格的皇帝,他也不配做皇帝,所以他不能留在京师。你以后要做一个好皇帝,如果你做得好了,让大明再次兴盛起来,等朕走后,未尝不能让你爹娘回来。”

崇祯强笑着摸了摸朱慈烺的头道:“太子有孝心是好的,但父皇确实做得不好,惹太祖他老人家不高兴,以后要听太祖的话,做个好皇帝,不要学父皇知道吗?”

“呜呜呜呜呜。”

朱慈烺哭成了泪人。

王承恩也跪下道:“太祖,臣请随信王一同去凤阳。臣自信王府就陪伴王爷左右,臣怕离了臣的服侍,王爷不习惯。”

“唉。”

朱元璋长叹道:“你是个忠臣啊,随他一起去吧。”

“谢太祖。”

王承恩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散朝吧。”

老朱闭上眼睛说道:“朕乏了,尔等该做事就做事,以往贪腐可以既往不咎,但若今后再被查出来,那就小心尔等项上人头。”

“散朝!”

高时明大喊道。

“臣等告退。”

下方数百大臣齐齐拱手,倒退着出了宫门。

崇祯也很快被太监们簇拥着离去。

他之后会收拾一下细软,坐着一辆马车,在卫士的保护下前往南方。

朱慈烺相送去了。

老朱则与朱云峰去了乾清宫。

回到乾清宫书房的时候,两个人坐在椅子上。

朱云峰问道:“老祖宗,真要把崇祯发配凤阳守陵啊?”

朱元璋闭着眼睛说道:“不发配该如何?继续让他做皇帝吗?他能做吗?”

“那确实不行。”

朱云峰撇撇嘴道:“现在还得我们给他擦屁股。”

“你这段时间多费费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