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身就是那种说话有理有据,容易让人信服的人。
企业管理同样,不要求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相关领域知识,但至少要有所了解,不会闹出笑话。
这边忙着看书学习,缝纫机那边就只能暂且放一放了。
……
陈景乐跟李启光约定的时间是大后天。
经过两天半的准备,他感觉多了几分把握,应该不至于丢人现眼。
按照既定时间,陈景乐来到鸿启农业公司办公楼。
望着这栋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五层楼房,很难想象这是一家没上市,就价值超过10亿的公司。
太低调了。
他原来所在的那家公司,稍微有点起色,大老板就忍不住租个大办公室,明明公司加起来都没10个人,又不需要场地充门面。
只能说人和人的眼光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给前台接待报上姓名,便有人领着他前往一间小接待室暂时等候,奉上茶水跟点心。
光是从门口到接待室的这一段距离,前台接待小姐姐以及路过的公司员工,已经瞄了他不止10次,坐下后借口送茶点过来的女生,更是一波接一波。
好在陈景乐对此已经免疫。
他在想正事,没什么胃口,只是抿了两口茶润润嗓子。
过了一会儿,再度有人推门进来。
这次是个相貌年轻气质儒雅的男人,戴着一副无边框眼镜。
“陈先生你好,久等了。我是陈辉。”
来人笑着自我介绍。
陈景乐放下茶杯,站起来微笑回应:“陈秘书你好。”
他对这位初见的陈秘书印象还是不错的,至少人家在w上表现得很有礼貌,几乎有求必应,没法满足的要求也会说明具体原因。
陈辉笑说:“李总让我来带您去大会议室,没问题的话,我们现在过去?”
“行!”
陈景乐言简意赅。
……
陈景乐跟在陈辉身后,默默掏出自己带的金丝平光眼镜戴上。
装,也要装得像模像样。
走进大会议室,看到台下坐了三十多个人,大部分看起来年纪都比他大,心底多少有点紧张。
上一次站在这种场面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大四毕业答辩?
答辩导师组都没这么多人啊。
“没事,当他们是npc就行。”陈景乐默默安抚自身情绪。
未来岳父李启光就坐在第一排中间,旁边都是公司的高层,往后是各部门主管经理之类的。
陈景乐看过陈辉给的资料,扫一眼便能将在场的人姓名职位对应上,发现公司很多高管都在,才会觉得意外。
场面比他想象的要大不少。
好在提前做足了准备。
看到陈景乐进来,李启光便站起来,亲自做简单介绍:“这位是陈景乐先生,是我请来负责今天讲课的老师。”
台下众人纷纷鼓掌欢迎。
虽然不清楚这位是什么来头,看起来很年轻,像明星多过像老师,但值得大老板如此认真对待,说明人家肯定有真点本事的。
先听听有何高见。
陈景乐暗松口气,不过并没有表现得太客气,只是点头微微一笑,给人感觉有一点端着。
没办法,虽然这两个月他又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但跟真正的专家教授比起来,还是有点差距的,只能装模作样先混过去。
不是说大佬们都是很傲的么?
初次见面,你要是把态度放得太低,人家反而会看轻你。
所以还是端着点好。
为方便别人理解,陈景乐还准备了ppt。
稍微试了下台上的麦克风,发现没问题后,陈景乐便开始自己的表演。
“李总让我过来讲课,但并没有具体要求要讲什么内容,只是说大方向政策,让我自行发挥。所以我就按我的想法讲好了。”
“今天的主题,是《乡村振兴背后的新一轮圈地运动。”
陈景乐背后的ppt滑动,标题醒目又震撼。
台下不少人下意识坐直身子,连李启光都稍显意外。
乡村振兴这个话题近些年来频繁出现在媒体上,是提了又提,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
经过几年的努力,确实卓见成效。
以江北为例,江北这样一座偏远城市,虽说属于南东省,然而城镇化率近些年才堪堪超过50%,不是一般的落后。
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在本地效果还是有的。
在座各位哪个不是农村出来的,哪个家里没有农村亲戚?是不是、有没有,一问便知。
圈地运动倒是没怎么见提到过,或许是因为这词太过刺眼,不过不妨碍在座各位理解。
这两个词组合到一起,就有点意思了。
“稍微对历史有所了解的都知道,不管是封建时期还是资本时期,亦或者今时今日,土地矛盾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土地兼并问题屡禁不止。”
“回顾历史,我们国内旧社会时期的土地兼并,跟国外的圈地运动有点不一样,不过两者在土地集中形式、社会底层矛盾激化、利益驱动的本质层面,是一致的。随着时代变迁,因此,请允许我用圈地运动这个更形象更合适的词,来描述接下来我要讲的这种现象。”
陈景乐沉稳有力的声音,透过麦克风音箱传遍整个大会议室。
所有人都在安静听着。
“首先明确一点,现阶段资本下乡,是圈地运动吗?答案毋庸置疑,是!”
“土地规模化集中,土地流转率超过36%,有些地方甚至开始试点农村宅基地买卖。农民失去农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迫进城。尽管这种新型圈地运动与国外工业革命时期的暴力圈地不一样,与我国旧社会的封建地主买卖土地不一样,但也只是当前版本资本逻辑与我国制度框架下的复杂博弈,称得上新型城乡关系的重构,然而本质上对农民来说,没有任何区别。”
陈景乐完全脱稿,目光扫视全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原因很简单。资本原始积累理论揭示的‘羊吃人’运动,本质就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的历史过程。”
“众所周知,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阶段,土地就是最原始且最稳妥的生产资料。对旧社会的地主老财们来说,手里的田地越多,收上来的租金就越多,能够用来放贷的本金也就越多。这就是地租剥削经济。”
“到了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包产到户模式下的土地,已然变成相对落后的生产资料,种地已经很难填饱肚子,农民被迫进城打工。同样地,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实现了分离,土地通过承包转租的方式,在市场上开始流转。”
“个人耕种无法实现盈利,但通过大规模的承包,机械化大生产,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加上各种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变得有利可图。这也是贵公司能够做大做强,成为江北行业龙头,并且越来越多的资本瞄上这块肥肉,纷纷选择进场的原因。”
“做金融的来种地,做电商的来种地,甚至做游戏的做家电空调的卖鞋的卖玻璃的,都来种地。什么时候种地这么赚钱了?”
说到这里,除了个别实在脑子有限听不懂讲什么的以外,会议室内几乎所有人都端正坐姿,瞪大眼睛竖起耳朵。
陈景乐前面讲的内容,看似跟他们一个种菜的公司毫无关联,但是听到后面,大家都懂了。
有人要进来抢饭碗!
卧槽,这特么能忍?!
李启光眼睛微眯,若有所思。
陈辉这个领着陈景乐进来的人,更是已经听得愣住。
等等,怎么感觉情况好像变得很严重的样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