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蜀、吴,三家的开国年号分别是黄初、章武、黄龙。
除了刘备,曹丕和孙权不约而同的都和“黄”这个字过不去了。
这主要就是因为五德始终说,东汉为火德,按五行来说,火生土,所以下一个王朝自然就该是土德。
土为黄色,所以曹丕和孙权的年号都和“黄”这个字有关,就是为了宣扬正统。
至于刘备,他继承的是汉朝的天命,自然不用费尽心思扯什么五德。
这一点,李放很是清楚,这才刚开了个头,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你那边现在年号是什么来着?”李放看向任红昌。
“初平二年。”
“OK,那就改。”李放重新读,把时间给改了。
并且后面的内容他也上心了,有些不合时宜的东西,该改的就要改,实在不好改的就删掉。
“初平二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朗朗诵读之声从超市中传出,李放读书,任红昌书写。
时不时二人还要停下来,合计一下字是哪个字。
任红昌写着写着,当她听到李放口中所言:“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不禁为此羞红了脸颊。
孤男寡女,深更半夜独处一身,李放还在读这些内容,让脸皮薄的任红昌如何能忍得住。
李放却恍然未觉,真的读了进去,他才发现,这篇赋虽然晦涩,但读起来确实畅快。
纵然会时不时停顿下,等等任红昌书写,可那种感觉却并未消散。
以往他只知道《滕王阁序》乃骈文之最,现在读《洛神赋》,才觉得曹植之才不逊王勃。
才高八斗之誉,名副其实。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李放口中缓缓念出最后一句:“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拿着手机的手落在柜台上,李放有些怅然的看向前方。
以往他也没觉得如何,现在遇到了这些个古人,自己好像也被熏陶的有些多愁善感。
“郎君?郎君?”任红昌叫了他两声,“这个‘騑辔’是哪两个字?”
李放回过神来:“哦,这个词的意思指的是马缰,你看看字形,长这样。”
虽说三国时代的文字与简体字不同,但结构尚在,结合意思和形状,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看了李放的手机一眼,任红昌一下子了解了。
手腕轻动,一篇完整的《洛神赋》成了。
将毛笔放在一旁,任红昌活动了下手腕:“不负所托,文章已成。”
李放迫不及待的看过去,字体结构小巧,不失美观,堪称一篇好书法。
他不懂书法,看着舒服自然就不吝赞美。
任红昌有些谦虚:“郎君过誉了,我这上不得台面。”
“是你小看自己了。”李放呵呵一笑,“貂蝉写的《洛神赋》,这要是真有人认,卖出去天价也不为过。”
只是可惜,李放这句话永远不可能了。
任红昌不可能成为那个貂蝉了。
欣赏一番后,将文章压好,放在那等着墨迹晾干,李放带着任红昌上楼。
“刚让你写完字,这就又要麻烦你了。”李放歉意的说道。
今天说好的,李放打算给吕布和董卓之间的关系再加点料。
任红昌轻轻摇头:“这本就是我之职责,谈何麻烦之言?只要对除去董卓有利,我又何惜此身?”
“可不能这么说。”李放直接打断了她,“你要再这么认为,那就别去了。”
区区董卓,在李放看来,不至于让任红昌用生命去冒险的。
任红昌心中一暖,自她懂事之后,尝遍了人情冷暖,似这般关心的话,还是第一次从一个异性口中说出。
让她有些说不出的感动。
“嗯,我记得了。”任红昌认真的说道。
李放拿过自己的书包来,嘴里絮絮叨叨的说着:“这是我上次用剩下的鞭炮,还有这是唯一一个剩下的扩音器,到时候你就先把扩音器扔进去,然后点燃鞭炮就跑,别的什么都不用管。”
想着想着,李放又想起一件事来。
“你等着。”
来到茶几下翻了翻,李放找出剩余的香来,也塞了进去。
“手段是糙了点,但用在吕布和董卓身上也差不多了。”
看着任红昌将书包背在身上,李放再三叮嘱她注意安全,这才放她回去。
挥手作别,下一刻,任红昌的面前就黑了下来。
“回来了啊。”任红昌有些惆怅。
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四下一片寂静,果然和李放说的一样,不会有埋伏。
这里又不是什么要地,怎么可能有谁会在这里设埋伏?
定了定心神,任红昌从书包里掏出扩音器,后退了两步。
“嗖~!”
奋力一扔,扩音器就进了墙头,之后就是剩余的香。
然后将那些小挂鞭炮一股脑的都放出来,任红昌拿出打火机,挨个点火。
还没等她点完,第一个引火的鞭炮已经爆炸了。
她没有经验,忘了这鞭炮爆炸的速度很快了。
没办法,虽然还有几个没点燃,但也不能再待了。
向远处跑开几步,任红昌消失在了原地。
现代,李放怎么关心她,暂且不提了,汉末这里可是真的又炸开了锅。
吕布今天下午本就被李放搞了心态,深更半夜又来这么一出,更是瞬间就惊醒了。
虽然鞭炮只是急促的炸了一小会儿就停了,可他还是准备要去看看。
“没完没了了!昨日大闹太师府,今日莫不是又跑到本将军的府上了?”吕布怒气冲冲的起身。
安抚完妻子,吕布披上衣服,招呼同样被惊醒的家丁侍卫,一同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过去。
越走,吕布心中也越是奇怪:“怎么又是后墙?难道又是上天示警?”
就在吕布心中犹疑不定的时候,城内的其他地方也开始有动静了。
昨天董卓府上闹得这么大,今天自然是戒备森严,路上巡逻的士卒更加的密集了。
听到声音,都在往这边赶,同时还有人飞奔着去报告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