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4章 终是我承担了所有(1 / 2)锋临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4章 终是我承担了所有

“爷爷,是南易南叔结婚。”

“噢!我知道了,就是那个搬到你们院不长的那个厨师。”

“是的。”李加一点点头。

“那是应该帮忙。”老爷子点头说道。

虽然老爷子一次城里都没有去过,但对院子里都很熟悉。

主要是每次过来聊天的时候都会说一些院里的事,而老爷子的记性又特别的好。

“加一,你这过完年也差不多该毕业了吧?”

“是的大伯。”

“那你这上班以后可以拿多少钱的工资?”大伯还是比较关心这个。

“我也不知道,到时候看厂里给多少吧!”

“十一放假,你大哥回来的时候说,你现在的工资每个月有四十三块钱,等你进厂上班,那不是更高。”

“大伯,您说的是以前了,我现在是行政二十二级,一个月工资五十六块钱。”

“什么?五十六块钱,我记得你爸当初上了那么多年的班,工资才五十六。”

“嗯!前段时间刚涨的。”李加一挠了挠头说道。

“你这孩子,你这工资都比你两个哥哥加在一起都多了。”

“哪有啊!我大哥现在是八级办事员,工资涨到三十三了。”

“啊!你大哥也涨工资了?”大娘高兴的问。

“嗯!也是前段时间刚提的,提了一级。”

“也不知道你二哥什么时候能提级。”大娘嘀咕道。

“你胡说什么呢?程后才上多长时间的班啊?怎么可能提级。”

“是的大娘,我大哥也是上了一年班提了一级,现在上了两年提了两级。”

说实话,李程前能提这么快,完全是因为李加一,要不然就算是上两年都不一定能提一级。

要知道按照正常流程,办事员从十级到七级,最起码要三年提一级。

而从七级到四级,最起码要四年提一级。

从四级到一级,要五年提一级,这还是在工作表现好,不犯错误的情况下。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随口说了一句。”大娘连忙说道。

李加一当然知道大娘不是那个意思啊!他就是想知道,李程后什么时候能提级而已。

只是大伯大惊小怪,可能是怕李加一误会,所以才训斥大娘。

“大娘,我知道,您别管大伯,他就那样,咱们一家人说话,有什么不能说的。”

“嗯嗯!”

“不过大伯大娘,我也要跟您说一下,大哥能一年提一级,已经是照顾了,按照正常流程,大哥最起码要三年才能提一级。”

“啊!要三年提一级啊!加一,你是不是钱找人了?”大娘问道。

“确实是三年提一级,当年我爸干了那么多年,才从六级提到四级。”

“不过我也没有钱找人,也不需要钱找人,只要我还在厂里,都会给点面子。”

李爱民是行政等级,但要是跟大伯大娘说这个,又要解释一遍,所以就按照办事员等级给他们说一下。

是的,李爱民进厂就是行政二十四级,相当于办事员六级。

在厂里干了十一二年,才从二十四级提到二十二级,跟李加一现在的级别一样。

“没钱找人就好。”大娘松了一口气说道。

大娘的担心都是多余,就算是真钱了,那点钱对于李加一来说算什么。

“对了加一,这程前和庆敏也快结婚了,你说我和你大伯是不是要去跟亲家见个面?”

“大娘,这个是肯定的啊!哪有儿女都结婚了,亲家还没有见过面的,不过这个先不着急,等过完年吧!”

“也行,刚好过年要去你家一趟,就顺便见一下吧!”

“嗯!”李加一点了点头。

要知道大伯大娘可是从来没有进过城,倒不是他们过年不想到李加一家,主要是从农村到城里一趟太麻烦。

所以就没有让他们来,再说了,过年回村里一起聚聚不是更好。

一家人根本没有必要弄的那么生分。

十点多的时候,终于有人把肉送过来,李加一和爷爷还有大伯就开始收肉。

收完肉就扔进车厢里,论面积的大小,这带棚子的车厢,可比那只有一个箱子的车厢大多了。

“我说三哥,你这猪应该再养一段时间再杀,现在杀的早了点。”

一头猪,猪肉才一百二十来斤,都不需要看肉,就知道这猪杀的时候并不大。

“本来我是想养到年底再杀,这不是你小侄子要结婚吗?所以就提前杀了。”

“呃!好吧!”

别看李加一叫三哥,但他这个三哥的年龄,可是比他大伯还大好几岁啊!

他这个三哥有两个闺女两个儿子,大闺女和大儿子都已经结婚。

还剩下一个儿子和一个闺女,现在小儿子也准备结婚了。

“老三,我看你就是故意的,你就是在你亲家面前装穷,回头人家来了,你就说家里养的一头长大的猪都卖了。”

“没错,别人不知道,我们还能不知道,这是你卖的第四头猪了吧!你能差这点结婚钱。”

“哎呀,你们知道什么啊!老三这样做的对,他那亲家可不是好相与的,如果让他知道老三有钱,还不狮子大开口啊!”

“怎么老五,你认识老三的亲家啊?”

“不认识,但我认识他们村里的人,聊天的时候说的。”

三哥叹了一口气说道:“老五说的没错,我这个亲家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家有三个闺女一个小子,老大被他给卖了,老二虽然不是卖,但也差不多,我家小子娶的这个是三闺女。”

“不是老三,小侄子娶不到媳妇了?你干嘛给他找这样一个老丈人?”

李家村现在可是富余村啊!虽然说外面不知道,但要想找个媳妇还是还是没问题的。

三哥摇了摇头说道:“虽然她爹不是个东西,但孩子好啊!孝顺,善良。”

“呃!这样啊!”

“老三说的对,虽然她爹不是玩意,但他家三个闺女都是好孩子,只有他那个儿子不是好东西。”

听到他们的对话,李加一就头疼,一个不是东西的爹,还有一个不是东西的弟弟,估计以后麻烦不会少。

“老三,下彩礼了吗?”

三哥摇了摇头说道:“还没有。”

“那对方要多少彩礼?”

“五十。”

“多……多少?”一群人都不可思议的看着三哥。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特别是农村,彩礼一般就几块钱,条件特别好的,给个十块八块的。

一些家里条件不好的,甚至给两块钱的彩礼,正常情况下,基本上都是五块钱的彩礼。

要知道现在可是集体制,一个家庭,忙活一年,也就分点粮食和十几块钱。

而这十几块钱,差不多够下一年买油盐酱醋的。

这张口要五十块钱的彩礼,就算是城里都很少,要知道就算是城里,彩礼也就十块八块,最多再拿两包点心和二斤水果。

“我说老三,这条件你都答应?”

“我不答应怎么办,我家那小子就喜欢上了这姑娘。”三哥无奈的说道。

“三哥,要这么多彩礼,总有个说法吧?”李加一问了一句。

“嗯!是有说法,那就是以后不再往来。”

五哥这时候喊道:“这是又把三闺女给卖了。”

“呃!”

李加一也愣了一下,如果按照三哥说的,对方这确实是把闺女给卖了,怪不得要五十块钱。

这个年代,五十块钱在城里可能不算什么,但在农村,绝对是一大笔钱。

一个家庭一年分十几块钱,这五十块钱要三四年才能存够。

别忘了,这说的是三四年不一分钱的情况下。

可是这可能吗?不点灯啊!不买盐啊!

其实就算是在城里,对大部分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钱。

这五十块钱,对于富余家庭来说确实不算什么,但城里又有多少富余家庭。

大部分家庭,挣的工资刚好够一家人开销,毕竟城里到处都要钱啊!

在农村,粮食是分的,所以不到什么钱,但在城里,什么都需要钱。

别的不说,就说李加一家所在的七号院吧!整个七号院,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家庭,收支平衡。

这还是在李加一帮助的情况下,比如程巧云家,徐大娘家还是孙大爷家。

要不然就不是百分之六的家庭收支平衡了,还要有百分之十几的家庭入不敷出。

他们现在在李加一的帮助下,每个月都有富余了。

要不然整个七号院,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几的家庭还有富余。

富余和富裕是两个概念,在整个七号院,要说富裕的家庭,估计也只有两家,李加一家和廖凯家。

哪怕是南易和何雨柱都不敢说是富裕家庭。

当然,李加一家是因为李加一,要不然的话,同样是属于富余家庭。

七号院就是整个帝都的缩影,七号院是这样,整个帝都也是如此。

“三哥,我劝你给钱的时候,最好让对方写个断亲书。”李加一说道。

在后世到处都是讲法律,就算是有断亲书都没有用,但在这个法律不健全的年代,这玩意特别管用。

“没错老三,我觉得加一说的对。”

其实李加一是他这一辈中年龄最小的,这要在过去,他的名字肯定跟他爷爷差不多。

不是叫老根就是叫老幺,没办法,过去都没有什么文化。

名字更是想叫什么叫什么,狗蛋、石磙、牛槽、铁锤等等。

“嗯!回头跟儿媳妇商量一下,如果她愿意,那就写。”

听到三哥这话,看来三哥对这个儿媳妇也特别满意啊!要不然就不会说跟她商量了。

这个年代,女孩子要是摊上这么一个爹,一辈子基本上算是完了。

虽然说建国初期就开始大张旗鼓的宣传自由恋爱,不允许包办婚姻。

但效果并不好,不要说农村,就算是在城里,基本上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至于说农村就更不用说了,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恋爱,也不允许恋爱。

你敢谈恋爱,就敢说你是耍流氓。

这个时候的人都很保守,不要说亲亲抱抱,就算是拉拉手,都能给你扣上不知廉耻的帽子,甚至给你弄个流氓罪。

五十年代,男女总算能并排走到一起,能够近距离地传递小纸条,那叫牵手。

六十年代,男女羞答答地共同拉着一方手帕的两个对角,那叫牵手。

七十年代,男女各奉献出自己的尾指勾在一起,那叫牵手。

八十年代,女人拉着男人的几根手指,以便遇到熟人,适时放手,那叫牵手。

九十年代,男人握着女人的手昂首阔步,那叫牵手。

刚进入新世纪,女人挽着男人的手臂,几乎是挂了上去,那叫牵手。

二零一零年以后,男人的手臂吃力地跨过女人的半个背,去搂远在千里之外女人的那半边腰,那叫牵手。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以前是无比神圣的,可是在进入新世纪以后就是个笑话。

一边聊天一边干活,终于在十一点多就给收完了。

现在鸡蛋鸭蛋比较少,今天收的,加上之前奶奶收的,一共还不到两千个。

猪肉今天收了两千三百多斤,白条鸡三百一十多只,鸭子收了一百二十只。

别看李加一这一段时间没少收,但李家村不管是鸡鸭还是猪,比以前更多了。

当然,这说的是数量。

而且李加一也跟村民说了,不要一下子养很多,比如说鸡,每家每户,要每个月都养几只。

包括猪和鸭子也是一样。

最好是计划着养,这样的话以后每个月都有猪出栏,要不然都赶到一起出栏,可能会出现很长时间没有猪肉收。

李加一这边忙完了,奶奶和大娘也已经把饭菜做好。

吃饭的时候,奶奶问道:“我刚才听你们说,小三家的崽子要结婚?”

“是的娘。”大伯点了点头说道。

“没想到小三家的小崽子都结婚了,我记得他比程前还小两岁吧?”

“嗯!”

“爷爷奶奶,咱们村的女孩子嫁到外面,外村的女孩子嫁到咱们村,为什么不在村里找啊?”

“加一啊!咱们都是一个老祖宗的,怎么能在村里找。”大伯摇了摇头说道。

“为什么不能啊!很多都出五服了,只要出了五服就可以结婚。”

“呃!这个……”

要知道在后世,法律明文规定,直系血亲三代以内不能结婚,超过三代就可以,也就是说超过三服就可以。

其实说白了,就是没有人起这个头,如果有了一个,那么后面就会有很多个。

“加一啊!你什么时候给我带个孙媳妇回来啊?”奶奶微笑着问道。

“奶奶,我才十五岁,离结婚早着呢!最起码还要四五年。”

“娘,城里跟农村不一样,在城里男孩子必须超过二十岁才可以。”大伯说道。

“干嘛要规定这个啊!当年我嫁给你爹的时候,我不是才十五岁。”

大娘这时候说道:“娘,我嫁过来的时候也是十五岁。”

“对对对。”

在建国以前这很正常,甚至还有年龄更小的,主要是那时候也没有谁规定多少岁可以结婚啊!

要知道还有一些大户人家,在男孩子刚出生就给找个十几岁的媳妇,等男孩长到七八岁就给办婚礼。

这在过去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童养媳这样的事,在后世很多书上或者电视剧中都可以看到吧!

“娘,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加一想要在二十岁以前结婚,就只能放弃城里户口回到村里。”

“那还是算了,晚几年就晚几年吧!在城里吃商品粮,挣工资不好吗?干嘛要回到村里种地?”

吃完饭后李加一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留下来陪爷爷奶奶聊天。

天热的时候,怕肉坏了,现在天气冷了,肉根本坏不了,当然不能那么快离开。

当然,大伯和大娘也没有回去,他们回去也没有什么事,倒不如留下来说会话。

一直到下午两点,李加一才不得不离开,现在可不是夏天啊!

现在天黑的早,五点左右天就暗了下来,这个时候再不走,估计不等他回到城里天就黑了。

他这三轮车什么都好,可就是没有灯,如果是在城里还好一点,在城外,很可能把三轮车开进沟里去。

四点半左右,李加一总算是回到了城里。

这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反正今天也没有办法领钱,只需要把东西送过去就行。

就算是回去晚点也没有什么。

这不,李加一直接开着三轮车就去了区局。

区局的食堂跟工厂的食堂可不一样啊!

他们除了早饭不做,午饭,晚饭,有时候夜里还要加餐。

当然,夜里这一餐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只需要留下来两个人加班就行。

“卸货了。”李加一来到区局食堂外面,就对里面喊了一嗓子。

很快王班长就从里面走了出来,看着李加一说道:“你小子今天来的可是有点晚啊!”

“没办法啊王叔,现在天短啊!我可是一大早就出门,然后紧赶慢赶才赶回来。”

李加一装着一副我有多么不容易的样子。

看到他这个样,王班长也是很无奈,他当然知道现在天短啊!但他不相信李加一是紧赶慢赶。

如果别人怎么说,他肯定相信,但李加一这小子可是太精了。

“王叔,您不相信我,既然这样,那我下星期休息一天,然后养精蓄锐,等下下个星期再去吧!”

“别啊!王叔什么时候不相信你了,这样吧!以后不管你回来多晚,王叔都等着你。”

“真的?”

“当然是真的,王叔还能骗你不成。”

“好吧!那您快点叫人卸货吧!我还等着回家吃饭呢!”

“行,等着。”

王叔说完这话,就转过身对食堂里喊道:“都磨蹭什么呢?快点出来把东西卸进去。”

“来了。”

食堂的人陆陆续续跑了出来,然后开始往里面搬东西。

“咦,这么冷的天,这肉竟然没有冻上?”一名食堂员工说道。

“很难理解吗?我这车可是带棚子,里面又没有外面那么冷。”

听到他这么说,大家看了看他的三轮车,再看到上面的玻璃,就有点相信了。

“好了,快点把东西拿进去,你们还想不想下班了?”王班长喊道。

听到下班,这些食堂员工速度立马快了一些。

谁不想早点下班啊!

很快三轮车上的东西就全部卸了下去,有人过秤,有人数鸡蛋,还有人把空出来的蛋托往李加一三轮车上装。

今天送过来的东西,鸡蛋是九百个,鸭蛋四百个。

猪肉两千三百斤,鸡是三百一十只,鸭一百二十只,零的他都不拿出来。

等下次收的有零头的时候补上去,如果还不够,就等下下次,反正他不喜欢零头。

因为算着很麻烦。

很快李加一就拿到了王班长开的票。

“王叔,我先走了。”

“行,你走吧!回头别忘了把钱领了。”

“放心吧王叔,就算是您晚上忘了上床,我都不会忘了领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