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内地的京大学子们,他们对港城的信息接收固然走在其余人前列,却也不尽知。
就像看过《昆仑》和《覆雨翻云》的一些学子,除了看名报的月刊,就是看质量堪忧的盗版书,而不是看每一期连载的报纸。
他们对港城作家的崇拜之心,除了敬仰他们的才华,还有不少是因为地域因素,其中也包含了更为丰富的物质条件。
“我先前在港城的三份报纸上同时发表三部小说,每本小说每天5000字,收入的话勉强有40多万港元。”
与那位余副校长对视一眼,赵正微笑着说出了自己的收入。
“哇。”
听到这个数字,全场数千位学子忍不住惊呼出声。
要知道,他们这些京大学生毕业之后,也就拿三四百一个月的工资,按照汇率来算,还不足1200港元,年收入也不足15000港元。
对方一个月的收入,就顶得上他们几十年的工资了。
内地所谓的万元户,在这位大富豪作家面前,根本不够看的,还不如对方几天的收入。
简直,悬殊得可怕!
要不要,他们毕业后去港城找工作?亦或者去鹏城那边上班?
“啧。”
就连坐在旁边的余副校长,也是吓了一跳,拿起水杯的手晃了一下。
毕竟,对方一个月的收入,可能抵得上他好几年的工资了。
现在京城的四合院,也就几万块一套,对方一个月就能买十几套四合院。
港城和内地的收入差距,确实很明显,难怪那么多人想要拿到港城身份证。
“安静。”
两分钟之后,来自学生会的男主持人喊了一声,让全场重新安静下来。
“大家不用如此惊讶,这是目前港城的经济环境导致。华夏这几年的快速发展证明,大家的工资肯定会越来越高,甚至超过我也可能用不了多久。”
知道有些孟浪的赵正,开始用话语弥补自己的失误:“咱们今天,还是聊一聊文学,还有生活。”
“现在,让赵先生选出下一位幸运同学。”
旁边的女主持人,适时补充了一句。
接着,便有上千双手举了起来,看向那位大富豪作家,恨不得把内心的疑问全都问出来。
看着大家热情的模样,赵正环顾一圈,最后还是选了个清秀的戴眼镜妹子。
“赵先生,请问您写的第三本小说是什么书?”
被选中的戴眼镜姑娘,有些激动地问了出来。
“《鬼吹灯》,不知道现场有没有同学看过?”
说起自己的第三个马甲,赵正的脸上满是坦然。
这个消息,他在港城都还没爆料出来,算是在这京大送了福利。
不过,以那本书的性质和传播量,在场没有人看过也属正常。
“我看过。”
“我也看过。”
让赵正没想到的是,竟然有几十个人同时举起了双手,他随即点了其中一位眼镜妹子询问。
“我是考古专业的陈茜,我们桑教授推荐过这本小说。第一眼看到这本小说,我就是赵先生的书迷了,其中的一些文化考古知识,都很值得我们学习。”
有些激动的陈茜,说起自己和那本小说的渊源,言语间还带着几分颤音。
“谢谢你的欣赏,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看过这本小说,真是我的荣幸。”
微微一笑,赵正温和宽厚的声音传入对方的耳朵,抚平了对方加速的心跳。
“赵先生,请问您这么多钱,怎么花的?”
“我的钱基本上交给女朋友管理,她除了日常开销,部分资金用来购买了鹏城的新房子。”
“哇。”
“赵先生,您写《鬼吹灯》的笔名胡八一,有什么深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