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公司掌握现金流!
什么是终端公司?
就是直接卖产品给消费者的公司,不是提供零部件给其它公司的供应商公司。
终端公司难做,但终端公司人人想做,原因就在于此。
非终端公司,因为产品是提供给其它公司的,它的结算就存在一个时间周期。好一点的客户一两个月、两三个月结一次账,很多客户能六个月结一次账都被供应商评价是信誉很好的公司了。一两年结一次账,甚至两三年结一次账的比比皆是。
甚至于,有的公司一两年结一次账,结的还不是现金,而是狗屁的承兑汇票之类的,另外还需要三到六个月才能有现金到账,而且还有手续费。
不能说逆天,只能说坑死供应商不偿命!
大量的供应商因为客户结账拖的时间很长,前期又垫付了太多的现金,虽然看上去做了很多订单,利润也非常可观,但依然倒闭了。
终端公司就不一样了,只要卖出了产品,公司就可以收到现金,实时的那种。
后期支付宝那种七天后确认收款、分期付款等等方式,虽然现金没办法实时到账,而且存在一定的坏账风险,但相较于那些非终端公司的严重缺乏现金流,还是要好太多的。
七天后确认收款,只是延期七天而已。
分期付款,赖账的还是少数的,而且就算赖账了,第一期款项总能收到的,后面还有可能追回。最坏的情况,赖账的追不回了,其实亏损并不大,后面把这个客户拉黑就是了,也只是损失一件产品罢了。
在工厂,只要生产线开动了起来,产品不卖出去也是亏损,损失一件产品洒洒水。
华能时代是手机制造商,生产线开动之后,手机的成本并没有很多人想象得那么高。产量越多,单件产品的价格就越低,这是初高中就学过的资本知识。
首批五十万台的销量之后,杨帆就得到了下面人的最新成本核算,BOM成本下降了5%,而且未来将以每20万台下降1%的速度逐渐下降,直到无法再降!
华时代F1和M1两款手机,初始BOM成本其实是一样的:60%!
BOM,是物料清单的意思。
BOM成本,就是一部手机的投入成本。这里面除了包括手机的各个零部件这些物料的成本,也包括公司投入的人力成本,也就是每个生产工序分配给员工的工资;除此之外,公司的水电成本、产线机器的折旧成本、物料损耗的成本、国家税费……等等一系列杂七杂八的成本。
整个计算下来,两款手机的BOM成本达到了60%,也即一台售价3499的F1基础款,它的生产成本就是2099!
毫无疑问,这个成本是极其昂贵的。
要知道,这个时期粗粮厂一代机的成本不过990,一台F1的成本相当于两台粗粮厂一代机的成本,而且还要高不少。
另外,这个BOM成本还没有核算研发的成本。
如果把研发成本加上去,直接要飙升到70%甚至80%!
研发成本不仅仅是研发人员的工资,更包括了前期在供应商那边开出来的一系列模具、试产过程中的大量物料损耗……
当然,如此高昂的BOM成本,也是因为华能时代是手机圈的新手,和杨帆不是什么重量级人物有非常大的关系,供应商提供的价格都是偏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