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章 高二上学期结束(1 / 2)黑夜码字大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83年2月5号下午4点10,王建昆从高二年级的期末考试考场内走出。

考完试后,他步行来到废品回收站,一边洗米洗菜,准备跟传习社的几人聚聚,聊聊春节的安排。

他在缅北的基地内一直待到1月28号才乘坐客运飞艇空降到香港,然后在那里视察了一下几个集团的重点项目进度。

在他到达香港时,已经看到了星耀电子的芯片制造厂在低速运转了,一枚枚5微米级的CPU和128KB的内存颗粒都已经在陆续的产出。

其中一部分被运到星洲集团的工厂用于组装第一代数字手机,一部分被芯片工厂储存起来,准备用于后续的电脑生产。

而星洲集团负责的光纤工厂已经在大批量制造光纤线缆,用于进行短信基站的扩容改造和手机基站的建设。

预计在3月份,短信机的基站之间都能够完成光纤连接,这将大大增加单个基站的通信容量,星洲集团的执行总裁郑天明打算到时候进行一波促销,将短信机的价格再降一降。

随着国内的十多个零部件代工企业开始加大产能,短信的成本也逐步的在下降,所以郑天明根据市场调查的情况以及自己的判断,打算将短信机价格逐步降到1千元一部。

此时香港普通人的月薪一般在1千元附近,如果短信机能够降到1千元,那么香港大部分人都有能力能够购买一部。

郑天明跟王建昆汇报的预期是待短信机降价到1千元时,香港市场最低能够卖出到150万部,乐观的话300万部也是可能达到的。

同时郑天明也搭上了深圳特区的关系,特区政府允许星洲集团跟特区政府的邮电部门组建合资公司,建立短信机通信系统并售卖短信机。

此时摩托罗拉公司已经跟首都邮电部门进行了密切沟通,据情报显示,预计在83年底,摩托罗拉公司的通信产品将在BJ,上海和广市三地上市,倒推通信系统建设和人员培训以及试运行的时间,此时两方应该已经差不多达成合作协议了。

而此时特区政府能够批准星洲集团去深圳建立通信公司并销售相应的通信产品,应该也有引入竞争的考虑。

其实王建昆倒是不怕竞争,相比摩托罗拉的寻呼机,星洲集团的短信机对他们就是吊打的状态,只是星洲集团因为发展时间太短,起步也只是在香港,所以显得比较弱小。

不过能够跟深圳特区政府达成合作,这将是一个好的开始,王建昆相信只要基站铺设完成,销售出第一批短信机后,特区政府及周边的省市一定能够看到星洲集团的产品的强大。

考虑到后续国内将铺设大规模的光纤通信系统,王建昆一边让郑天明扩建香港的光纤线缆生产工厂,一边去深圳特区选址建设光纤生产工厂,为后续即将到来的天量订单做好准备。

因为王建昆研究光纤没花费多少资金,同时他也不准备在这种基础产品上赚取暴利,所以他给国内光纤线缆的定价原则是要比铜芯的同轴线缆便宜10%。

当然在海外的一些国家,光纤线缆的价格就比照着美国公司的产品定价走,价格保持一致,但是性能要确保高一些。

为此王建昆让郑天明同时招揽一些光纤销售人才和研究人才,准备在世界各地推广星洲集团的光纤。

而此时的四海集团已经在广市找到了一家小型造船厂进行合作生产小型渔船,算是打下了进军造船业的基础。

为此王建昆在广市还多停留了几天,没赶上和母亲一起回家。

在广市逗留的那几天,他跑到造船厂好好观察了一番,了解现阶段国内这种小型造船厂的造船技术。

去了之后他还是挺失望的,这个造船厂的造船设备非常原始,制造的渔船还都是铁木混合的,船的大小也非常受限制,因为吊运设备和焊接设备缺乏,船用铁板的强度也比较低,所以这些都限制了这家造船厂只能制造一些25米以下的渔船或者小渡轮。

王建昆向造船厂的厂长了解了一番造船的情况,然后提议让船厂升级改造。

他以四海集团技术顾问的身份,给这家造船厂重新规划了生产工序,还用超能力结合市场上能够购买到的器材,给这家造船厂提供了多种焊接机,折弯机。

同时他也让四海集团开始在香港购买普通的船用钢板,提供给这家造船厂,让他们开始从制造全钢渔船开始,把焊工和折弯工的技术练好,同时陆续招收60个学徒,让他们开始练习焊接和折弯工序。

因为常规的造船需要最多,要求最高的技术工就是焊工,其次是折弯工,其他的比如吊运工,搬运工等都不需要什么技术,稍微培训下就能上岗了。

此刻国内的国营造船厂的技术工是很难挖的,目前国内的造船业还是非常兴旺,所以造船企业经营得还算好,工人的工资福利都挺有保障的,所以四海集团只能是先自己培养技术人员。

王建昆在离开时还提供了多种小型全钢渔船的图纸,让造船厂一艘艘的试制,制造出来的渔船如果试航合格,将会陆续提供给四海渔业这家子公司。

此时四海渔业已经有25米左右的渔船16艘,40米的收鲜船3艘了,这些船除了出海捕鱼及运输鱼获,还在不断的培养后备船长和船员。

经过四海渔业捕鱼队培养出来的船长,一个个至少都懂得如何看海图,使用六分仪,磁罗经等导航设备,对国内几个重要的海域的洋流,季风,台风等的气候都了解。

所以经过大半年的培训,一批批船长和船员陆续被培训出来,现在已经开始出现人等船的情况。

王建昆今后肯定不可能一直用他的超能力来制造船舶这种大型物体,所以造船厂肯定是要有的,而且随着人才的逐步培养到位和集团的发展壮大,今后将需要越来越多的船,越来越大的船。

目前的渔船还都是王建昆建造,中小型货轮都是从日韩两国订购或者直接在香港买的二手船,这对于想拥有海军的王建昆来说,一定要尽快改变。

除了合资了广市的一家小型造船厂,四海集团还在国内的多个沿海省份考察,看能否去建一个独资的造船厂,从中型货轮开始建造,相应的技术设备王建昆会解决大部分,小部分从国外采购。

不过目前接触的结果都不是很好,有些省份希望能留下四海集团的投资,但是对于独资的要求不敢答应,所以目前项目进展缓慢。

不过王建昆昆也同时让小舅开始在缅甸准备,在那边以英资公司的身份,到仰光附近去建一个造船厂,做两手准备,哪边先落地就先发展哪边起。

……

“建昆,我们到了,你是提前交卷了吗?居然把饭都焖了,菜也都洗好了。”俞子润走在一帮人的前头进了废品回收站,看到王建昆在为晚餐做准备,率先开口道。

“是啊,你们都是考试结束铃声响才交卷的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