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八章:战斗行军(1 / 2)松果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浩浩荡荡的车队在沙漠戈壁上快速奔驰着,

整个车队分成三队并列,呈战斗三角队形,以每小时四十公里的速度中速前进。

此时受到保护的车载对空雷达全部开机对空搜索,探查任何有可能靠近车队的空中目标。

整个队伍的前进速度,之所以保持在四十公里,一个是因为在戈壁滩上想要高速行驶并不容易。

再有就是因为在这样的路况下,车速如果再快,那么车载对空雷达的工作运行将会受到影响。

一个是因为速度过快,对雷达波束的发射和接收精度产生影响。

再一个就是这些设备也是需要人去操作的,速度太快就会产生巨大的颠簸,人员想要在里面操作雷达,那可就太困难了。

毕竟现在行驶的路面并不是高速公路,没那么平整。

除了对空搜索雷达之外,天上还有无人机在三十公里之外的高空上进行着搜索,不管是对空还是在对陆。

所有的防空武器,全都保持在战斗状态,若是遇敌空袭,就必须在二十秒到三分钟的时间内开始射击。

比如按着作战条例,肩抗式单兵防空导弹的发射时间是十秒之内。

三十五毫米口径以下的防空高射炮的反应时间是二十秒之内。五七高炮的反应时间是一分钟之内。

中程车载地空导弹的反应时间是在三分钟之内。

全军在行军的时候,随时准备遇敌,如有遇敌,马上就要转入分散进攻队形。

颠簸的装甲指挥车内,沙特军官团的领队,沙特国王的二儿子哈立德亲王正在以极其崇敬的眼神看着同样身着沙漠迷彩军服的朱耀灵。

朱耀灵此时正在和李长生在地图上讨论着自己部队行军的位置和下一步的演练计划。

经过了六天的战斗状态行军,整支部队选择了绕行,已经穿过了沙特南部的鲁卜哈利沙漠,现在正处在东部代赫纳沙漠范围

已经快要接近沙特首府利雅得。

军队每天行军速度达到了二百多公里。

在这六天里,这支军队经历了空袭与反空袭,地面炮火奇袭、坦克冲击与反攻,地面阻击与突破阻拦围歼敌军,全师展开强攻敌军重点防线等四次军事演习。

在这四次军事演习中,设定的各种困难程度让已经二十七岁的哈立德亲王看得目眩神迷。

当初在来这里之前,他的父亲沙特国王,在对将要跟随朱耀灵行军的三百青年军官团成员讲话的时候说了。

“希望你们能够在这次的锻炼中学到一些东西,只要进入了这支军队,那么就必须要完全服从朱耀灵亲王的命令。

如果有违反命令的人,朱耀灵亲王不枪毙你们,我沙特国王也会枪毙你们,哪怕这个人是我的儿子。”

这三百青年军官团,都是沙特核心王室成员,连一个外围王室成员都没有。

现在沙特的王室成员如果全都算上,已经有一万多人了。

核心成员也有两千多人。

就算是亲王,在这个时候的沙特也有六千多人,可以说是亲王多如狗,王室遍地走。

但是真正有着绝对权威的亲王却只有那么几个,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而朱耀灵这个荣誉亲王就是这么几个人中的一个。

虽然在之前很多亲王对于朱耀灵能够获得荣誉亲王这个爵位,并且还是和国王为兄弟的实权亲王感到不满。

那是因为他们完全都不知道朱耀灵为沙特做过什么,而那些知道内情的人,则是没有一个人感到不满的。

如今当这次相当于一次大型军事演习的行军开始的时候,这些几乎都是亲王的沙特王室青年军官团,才知道什么才是战斗行军。

而和别的那些军官们怨声载道不同的是,哈立德亲王则是始终充满了兴奋的激情,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允许进入到朱耀灵指挥车中的沙特军官。

剩下的那些人则是按着军中的军衔等级和原岗位,分配到了各个军中部门。

至于为什么哈立德能够进入朱耀灵的指挥车,一个是因为他是领队,再一个也是因为朱耀灵想要培养他。

因为沙特国王本就很看重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费萨尔亲王也很看重他。

对于沙特一号和二号人物都非常看重的人,朱耀灵当然也会高看一眼。

于是就把他带在了身边。

李长生在和朱耀灵讨论了一会说道:“龙头,这六天来兄弟们都是非常疲惫,这次行军演习的强度太高了。

我想剩下的路程还是正常行驶吧,而且我们也快要抵达利雅得,我们是从南方上来的。

按着我们现在的路线前进,那么我们在下午就一定会遇到美国人在苏丹王子空军基地的驻军。

我们是选择和他们擦肩而过,还是绕过去?”

朱耀灵现在还没有设立任何实质的政府机构,朱耀灵手下的军队,其实还算是挂靠在自家安保公司下面的朱家私军。

所以下面的人按着任何国际上通行的军职来称呼朱耀灵都不合适。

朱耀灵可以在内部给手下的人安排职位军衔,比如李长生就是少将军衔。

但是朱耀灵却不会给自己安排什么军衔,只是让下面的人在军中以“龙头”来称呼他。

其实不管是叫什么,都不过是一个称呼而已,主要是看谁在用。

朱耀灵先是擦了一下汗,然后说道:“我们来到这里也没想瞒住任何人,既然不想瞒,那就要直面任何人。

美国人,从他们出生那一天开始就被教育着要尊敬强者。

他们可以对弱者为所欲为,但是对于强者,他们从来都会保持着畏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