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五章: 造船厂大迁徙(2 / 2)松果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毕竟术业有专攻,天才都不可能是全方面的。

赵高官在听朱耀灵说完之后,也说道:“我听说,京城在知道了这次港岛金融保卫战的过程之后,也是非常震惊。

老人也说“我们早晚也要走到世界金融的舞台上的,所以我们也要认真学习这次港岛金融保卫战的精髓啊。

如果可以的话,可以问问我们的老朋友,能不能请朱家的这位金融界的女将军,到我们这里,给我们金融系统的同事们,讲讲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些事情。

这些年,我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可是吃了不少亏,上了不少当的。而之所以我们会吃亏上当,那就是我们不熟悉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规则和他们的行为思想。

而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最需要学习的。”老人说的话很有道理啊,我们在国际上购买设备的时候,难免要通过国际的金融系统。

但是这里面的弯弯绕太多了,我们可是吃了不少的哑巴亏。

咱们老百姓攒点钱不容易,可不能总是吃这些亏啊。”

朱耀灵一听就知道,赵高官这是让自己给带个话,让自己的三姐来大陆,来给这边金融系统的人上上课,不过朱耀灵也知道,蛇口的袁耕袁老哪里也一定找到自己父亲了,而这边也不过是个备份,需要他敲敲边鼓而已。

于是朱耀灵二话没说,直接就用赵高官的办公室电话,给港岛家里打了个电话过去。

这里的境外电话也是需要报备转接的,不过只是速度比较快而已。

电话接通后三姐正好在家,他就把这边的意思直接给三姐说了,问她什么时候有时间那就过来两天,交流一下金融方面的信息。

而他三姐朱耀月也没有拿捏,只是告诉朱耀灵,父亲刚刚也已经和她说过这个事了,三天后,她能抽出来三天的时间,到时候她可以去京城。

当朱耀灵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赵高官之后,赵高官笑着说道:“耀灵,谢谢你啊,”

说完赵高官直接用自己的红色电话拨通了京城的一个电话,然后那边回复,他们马上回有专员亲自去港岛迎接朱耀月。

他三姐这边的事情谈完了,朱耀灵就开始说他的事了,朱耀灵说道:“我前些天刚买下来了老美的圣地亚哥远洋造船公司,现在那边已经开始进行设备拆解,然后往国内运输了。

所以我们这边也得加快进度了,至少得腾出来足够的地方去安装这些设备。”

冯老这时说道:“那第二造船厂那么大的地方还不够你放设备的,你那个造船厂能有多少设备,难道能比大连第一造船厂的设备还多?”

朱耀灵这时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爷爷,其实这个造船厂要说多大,那在老美肯定算不上是最大的。

连老美前二十家造船厂都算不上,但是要说小,也不能说它小,这次光是船台,就需要拆回来十二座,其中十万吨级的造船台两座,五万吨级的造船台两座,万吨级的八座。

剩下的其余设备还没有计算进去。

虽然我看大连第二造船厂的空间也不小,不过这些个设备要是都弄过来的话,可能空间还是会有些挤。”

朱耀灵的这一句话,把这奉天三巨头一下就给镇住了。

十万吨级的造船台,那是现在整个大陆都没有的东西啊。

别的不说,就是一个永固的船台基座的建造,那些看着很简单的钢筋混凝土基座设计建造就要了很多人的老命了。

一千吨级的基座和万吨级的基座相比,那就是个刚上幼儿园的娃娃和初中生的比较关系。

而万吨的和十万吨的相比,那就是刚上初中的和大学毕业生的比较关系。

再一个就是龙门吊,就这么一个很常见的大型造船用龙门吊,全世界现在能造出来的国家不超过七个。

而能用在十万吨上以的龙门吊,只有五个,但是不包括现在的大陆。

冯老听了朱耀灵的话后笑着骂了一声:“臭小子,搞这么大的事也不提前说一声。”

然后冯老看向了赵高官和刘高官问道:“你们怎么看?”

赵高官还在那咬牙呢,刘高官先说了一句:“拆,所有挨着大连第二造船厂的企业全部拆除,要么搬迁,要们合并在第二造船厂里面。

不管怎么样这个大型造船厂必须得建起来,十万吨啊,我们大连第一造船厂弄个不到三万吨的都废了牛鼻子劲才搞出来。

而魔都那边弄个三万多吨的,在开会的时候尾巴都翘上天了,这次如果把这个造船厂建起来,我看那些家伙还拿什么翘尾巴。”

赵高官这时也是一拳砸在桌面上,说了一句:“建,哪怕是砸锅卖铁也得建,若是失去了这个机会,那么以后再想去建,可就难了。

耀灵,你只管让你的人把设备拉回来,就像老刘说的,第二造船厂周边的企业,要么搬走,要么合并,只要这个造船厂能够建起来,那么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且我们还要把眼光放长远,造船业是个长期发展的行业。

不能只看眼前,我们要看得更远一些。今天我们建起来的造船厂能够造十万吨的船,那明天呢?

难道我们就不能建二十万吨,五十万吨的船吗?

所以我认为,我们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个大的,要为以后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去考虑。

所以,只要地理条件允许的地方就全都并进来,如果地理条件不允许,只要通过勘测,未来条件够了的时候能够允许,那也把它并进来。

要有百年大计的心胸啊。”

冯老和刘高官听后也都是点头同意。

在三天后,大港(合资)造船集团正式签约成立,股份依然是一家一半,而轰轰烈烈的造船厂大迁徙也就在这时开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