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此时正倚在龙椅上,看仙女跳舞,吃着不知道什么仙果,眼皮都没抬道:“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监观万天,浮游三界,驾至凤仙郡,见那上官正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朕即立以三事,在于披香殿内。你们引孙悟空去看,若三事成真,即降旨与他;如不能行,叫这猴子休管闲事。”
四天师领命,出来领着孙悟空到披香殿,孙悟空咋舌道:“玉帝如今好大的威风。”
“你别胡言乱语,小心惹火上身。”
孙悟空皱了皱鼻子,没有说话,五百多年过去,玉帝的威势确实比当年强太多了。
猴子跟他们来到披香殿,殿里有一座米山,约有十丈高下;一座面山,约有二十丈高下。米山边有一只拳头大的小鸡仔,在那里紧一嘴,慢一嘴,啄米吃。
面山边有一只金毛哈巴狗儿,在那里长一舌,短一舌,舔面吃。
左边悬一座铁架子,架上挂一把金锁,约有一尺三四寸长短,锁梃有指头粗细,下面有一盏明灯,灯焰儿燎着那锁梃。
猴子回头问天师曰:“这是什么意思?”
天师道:“那厮触犯了上天,玉帝立此三事,直等鸡啄完了米,狗舔完了面,灯焰燎断锁梃,才给他们凤仙郡下雨。”
悟空听完,呆在原地,再看那鸡、狗和蜡烛,只觉得荒诞无比。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一点面子也没有,走出殿时候不禁满面含羞。
大天师压低了声音,伸出手掌挡在嘴前,笑道:“大圣不必烦恼,这事也不是全无办法。”
“有什么办法?”孙悟空急道:“俺老孙不是凤仙郡人,他那里下不下雨,和老孙没多大关系,只是可怜那些凡人,这才来相求。”
“若要求雨,就得让那地方的人,心存善念惊动上天,到时候,那米、面山即时就倒,锁梃即时就断。你去劝他归善,福自来矣。”
孙悟空怏怏不乐,回到凤仙郡。
虽然他没有求来雨,但是腾云驾雾的本事,已经足够惊人了。
凤仙郡守见他来了,连忙起身作揖,“长老,怎么样?”
孙悟空道:“别提了,你自己干了什么事,你不知道么,还让老孙去求雨。”
“下官怎么了?”
孙悟空喝道:“只因你这斯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冒犯了天地,致令黎民有难,如今不肯降雨!”
郡守听完,大惊失色,“长老,你怎么知道的?”
“我怎么知道的?”孙悟空冷笑道:“你这点破事,三界都知道了。”
“悟空,到底是怎么回事?”唐僧把悟空拽到一边,“你要是能求来雨,就快快做法,救一救这里的百姓。如果不行,也别耽搁时间,咱们快些赶路去要紧。”
悟空朝着郡守,大声道:“你自己说吧。”
郡守叹了口气,说道:“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我们这儿的百姓都要献供斋天,祭台就在本衙之内。怪只怪我娶妻不贤,与我恶言相斗,一时怒发无知,推倒供桌,泼了素馔,确实是唤狗来吃了。这两年忆念在心,神思恍惚,无处可以解释,不知上天见罪,遗害黎民。今遇长老降临,万望明示,上界怎么样计较。”
孙悟空把鸡啄米,狗舔面的破事说了。
林冲突然心中一动。
米?
面?
金?
凤仙郡大旱三年,外面饿死了七成的人,但是这郡守府上,却有数不尽的粮食和金银。
他可以轻松喂饱八戒而不心疼,也愿意拿出千两黄金赠与师徒四个。
但是外面都成那样了,却连一个施粥的棚子也没看见。
披香殿里的米和面,还有那金锁,莫非是映射郡守的家产?
林冲上前,小声问道:“猴哥,玉帝怎么说?“
“他说除非是上天感受到此间的善念。”
林冲神色一动,“什么善念?”
“还能是什么,拜佛呗。”
“啊?”林冲一脸疑惑,拜佛求仙就是善啊。
原来天上的善,和地上的善不太一样...
猴子肯定比自己懂。
林冲还以为是让郡守散尽家产,解救百姓,等他的粮食散完了,那米山河面山就空了。
他把金银散尽了,那金锁就断了。
现在看来,自己猜错了。
上天不在乎草民,至少是玉帝不在乎,救民不是善,虔诚地拜佛求仙才是善。
接下来的几天,林冲冷眼旁观。
只见凤仙郡守,带着一群官差士兵,勒令剩下的百姓启建道场、祭台。
一群群饿的只剩下皮包骨头的百姓,在官吏鞭子的驱使下,开始大兴土木。
然后郡侯领众拈香瞻拜,答天谢地,引罪自责,唐僧也一旁念经。
城中所有的官差一起出动,下令城里城外大家小户,不论男女人等,都要烧香念佛。
所有人家的宅院都不能上锁,官差们挨家挨户地巡视,碰到不念佛的,直接打。
这些百姓本就是吊着命,几乎是一打就死。
林冲觉得有些好笑,这里已经是天竺国,是佛门的腹心之地。
玉帝说不下雨,就不下雨,旱死十几万人,佛门无可奈何。
然后玉帝又差人告诉悟空,要他们拜佛...
拜佛就给下雨。
这操作,是明明白白地敲打佛门,告诉他们即使在灵山脚下,玉帝的权威也是独一无二的。
取经是玉帝扶持佛门的手段,但是他没有一味的扶持,而是在大力扶持的同时,适当的敲打,恩威并施。
高!
实在是高!
没有什么意外,上官郡守折腾了这一通之后,悟空再去请旨。
这次依然没有见到玉帝,但是旨意来了,允许降雨。孙悟空带着风雨雷电四神,发出信号,龙王适时出现,开始降雨。
只听得唿鲁鲁的雷声,又见那淅沥沥的闪电。
林冲如同一个局外人,看着这一切,天威高不可测。
自己那点悲悯之心,或许在他们眼中,就是个笑话吧。
凤仙郡,城里城外,大小官员,军民人等,整三年不曾听见雷电,今日见有雷声霍闪,一齐跪下,头顶着香炉,有的手拈着柳枝,都念: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上面降雨的人,没有一个佛门的,不过这些凡人不懂,也看不到。
十几万人的生命,不过是权力一次小小的示威而已。
林冲背着手,站在雨中,轻声道:“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唐僧问道:“徒弟,你说什么呢?”
林冲呵呵一笑,“我说大师兄厉害,果然求来了雨。”
求来雨水之后,上官郡守喜不自胜,不等悟空开口,他就吩咐下去给师徒四个修建生祠。
他天天摆宴,再次验证了林冲的猜想,这人手里的粮食数不胜数。
吃了半个月之后,郡守带着师徒来到一座寺院前。
这寺院十分新,殿阁巍峨,山门壮丽。
郡守得意地说道:“长老,这是我为长老们修建的,今后广招僧众,侍奉香火。殿左边立起四位的神像,每年四时祭祀。”
唐僧惊讶道:“工程浩大,何成之如此速耶?”
上官郡守满不在乎,甚至带着点得意,“我命手下人监工,日夜不停,昼夜不息,紧赶慢赶总算是建好了。还请唐长老赐名,我好叫人去雕刻石碑,立在寺前。”
唐僧想了想,笑道:“就叫甘霖普济寺吧。”
“好好好,好名字。”
林冲脑子里突然浮现出一个画面,刚进城时候皮包着骨头的那群人,被人用鞭子催促,日夜不歇地赶工,修建出这座寺院。
会有多少人,死在建造这座甘霖普济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