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新闻大亨:默多克
对于杨文东的要求,菲尔奈特也没有很惊讶,因为之前与林尤沺沟通的过程中,虽然对方没有直接说明,但他还是能够感觉的出来,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于是便问道:“投资的事情,也不是不能商量,只不过我很好奇,以杨先生这样的身份,为何会在意像我这样的小企业呢?”
虽然身在美国,对于海外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可在生意场上十几年,特别是他之前还是与日本公司合作,也曾经多次前往日本,对于亚洲的一些情况还是有些了解的,也同样认识一些记者之类的朋友;
关于杨文东,以前他不认识,但最近也调查了下,也知道这位在亚洲的一个城市香港,也是霸主级别的财富高层,身价以“亿”为单位,纵然这样的身份对比美国的顶级财团还算不了什么,可对比他这家小公司,就差远了;
不过其实他对于杨文东的了解还是不多的,要不然,也会发现,其身价、影响力是远超过他现在所知道的。
杨文东对此也早有准备,便回道:“布鲁斯.李,这个人你知道不?”
“布鲁斯?我当然知道,我可是非常喜欢他的电影的。”菲尔奈特似乎被说中了自己喜欢的事物,连忙开心回道。
杨文东接着道:“布鲁斯是我的朋友,有一次与他闲聊的时候,他说了穿了你们的鞋子非常舒服,然后我也买了一双,感觉还不错;
正好,我在香港也有纺织产业,也准备进军鞋业,然后就对你们公司进行了一个简单调查,发现你们的运营模式很不错,创始人也很有能力,只不过缺乏资金进行快速扩张,所以我就想着来看一下,或许可以投资一把,实现我们双方的共赢。”
以他的身份,来直接投资一家现在耐克规模大小的企业,着实有些不太正常,所以来之前也就想好了理由,李晓龙就是最合适的;
甚至为了避免以后他们二人不小心谈到这件事,他还真的给李晓龙买了耐克的鞋子,李晓龙的反馈也还不错,毕竟是未来能够杀到全球第一的鞋类品牌,肯定是有点含金量的。
“真的,布鲁斯是这么说的?”菲尔奈特眼神一亮。
杨文东一眼就看出他的心思,便提醒道:“奈特先生,布鲁斯是真的这样说过,不过这也只是朋友之间的谈话,你可不能以这件事,来宣传自己的品牌。”
“我明白。”菲尔奈特有些失望的笑了笑,他也知道,这种事是绝对不合法的。
杨文东接着道:“不过如果我们合作,那我便可以让布鲁斯,来代言耐克品牌,你觉得怎么样?”
手下有一个全球顶级的明星,那绝对不是说多了一个摇钱树;
摇钱树太多了,很多时候随便买点股票,那也就够了,但顶级明星,是能够在很多时候,起到战略作用的;
其实也有些类似前世的互联网公司,有些软件或者app本身没什么盈利模式,可用户多,那只要稳住用户,未来就算不好直接变现,也是可以引流的,就像qq,早期折腾的都差点准备收费了,后来引流游戏,藤迅公司立刻赚的盆满钵满。
而互联网之前,明星也就是流量,只要全球很多人知道他,喜欢他,那他代言的产品,只要质量与性价比不是很差,那绝对会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这些品牌,也必然希望能够获得这样的明星代言,因为这种资源也是极少数的。
“真的?”菲尔奈特顿时心动了,问道:“全球那么多鞋类品牌,布鲁斯李却选择我们公司?”
明星代言也是受法律限制的,任何一个明星只能代言一款商品中的一个品牌,比如代言了可口可乐就不能代言百事,代言了肯德基就不能代言麦当劳。
杨文东点点头道:“对,布鲁斯算是我的朋友,也在我旗下的娱乐公司就职,这件事我还是有点话语权的,甚至不仅仅是广告代言,以后他拍摄的电影中,如果是现代剧情,那也是可以穿你们的鞋子;
这样也能增加更多的曝光量,不过不管什么代言,各种费用,还是得按照规矩来,该什么费用就什么费用。”
“这”菲尔奈特顿时有了难处,道:“杨先生,我也想请布鲁斯替我代言,但这代言费,对我们这种小公司来说,太昂贵了点。”
好莱坞的顶级明星代言一般都是几十万美元的,布鲁斯这种,名气也算是顶尖,根本不是耐克一个小公司能够请得起的,特别是其本身能力也偏向于“运动”,代言鞋类的话,费用必然会更高。
杨文东笑道:“这个没关系,只要你能够接受我的投资,那我可以先行垫付,等以后耐克公司的规模上去了,再还我就行。”
以今天耐克公司的规模,即使他投资,也不需要投入多少,根本就不够李晓龙的代言费的,这个钱就只能他先借给合资公司,等以后耐克崛起了,这些钱也算不了什么了。
“杨先生,您似乎对我的公司有些太看好了,不知道还有什么条件?”菲尔奈特对于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还是有点警惕的;
又有资本投入,还请了全球最顶级的明星来代言自己的小公司,这怎么看也不像正常的投资,他的企业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企业。
杨文东笑道:“也有一些条件,这第一就是我要耐克公司40%的股份,第二就是我需要承接耐克公司的生产订单,也就是在香港或者亚洲其他地方生产耐克的鞋子。”
“40%?”菲尔奈特眉头一皱,摇头道:“这个比例太高了,耐克公司本身也不是我一人的,如果给了你40%股份,那公司就成为你的了。”
“那你能够出让多少股份?”杨文东反问道;
要价4成,的确有些狮子大开口了,不过做生意本身就是这样,自己先要高价,然后给对方一个还价的空间;
一般来说,投资这种企业,要太多股份其实也不合适,因为要的太多,会给创业者一种身份的转变,即从自己创业变成给别人打工,这种心态一旦有了,那企业基本上也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