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样做时间太长,而且资金周转的慢。不过此时他已经想好了快速打开局面的方法,对于他们几个也不用隐瞒,因此笑道:“不瞒诸位,有道是上行下效,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我的打算是先送到宫里去,尽量多送,能像银霜炭一样,被御赐给大臣更好。李兄、周兄,回头贵府也带个头,哈哈,如此不用多长时间必然会打开局面。”
每逢逢年过节,皇上就会给下面的王公大臣送烛、送炭的搞些福利,这都成了惯例。而李明经、周仁恭作为大虞的首辅与次辅,吃穿用度方面,在京师也是有着不小的影响力的。
因此闻言,周泰合笑道:“我们府邸置办一些倒是轻而易举,只是皇上那儿,只能有劳子美了。”
“哈哈,我试一试,想来可成。只是现在要大规模生产了。得多上几个人,工具、炉子也得多做些。”
“可以挑一些健妇为之。”
“言之有理。”
“还要多置办几辆驴车、马车。”
……
贾琮与李明经等几人一边商议着,一边往临时的工棚而去。而在他们走后,刘狗儿等人一下子围了过去,先是探头探脑的瞧了几眼,自认为学到了其中的精髓,可以仿制之后,就把一双双黑漆漆的、甚至有些冻疮的手覆盖在了炉火的上面。
……
十二月五日傍晚,贾琮的密匣送到了隆庆帝的案头,因为贾琮的饼画的太好,隆庆帝其实是一直关注着贾琮那边的动态的,收到密匣后,隆庆帝便打开了。
这一次贾琮的信却是很长,从各个场地的进展,到人员安置的情况,以及下一步的打算,边生产边建设等,一股脑的叙说了一遍。
最后贾琮则是把蜂窝煤的情况详细介绍了一遍并试问隆庆帝可不可以让宫里内务处采购一些,发给下面的大臣们,以快速打开煤炭销售的局面,以回笼资金。
实际上隆庆帝知道有很多人打他的主意,揣摩他的心思,但像贾琮这样明晃晃的打到他的头上,隆庆帝几乎还是第一次遇到。
不过从贾琮的信中,隆庆帝也感觉到了贾琮对他的推心置腹,而采购这些东西对他而言又只是举手之劳,只是他还想着收税的事,于是便唤来了主管内务府的李公公,交代了一番之后,让他亲自去了宛平一趟。
而高门显贵虽然做饭取暖用不到煤球炉子,但是下面的下人们确可以用到,并且只是用了一次之后,他们便赫然发现蜂窝煤炉子与送蜂窝煤虽说的一样,晚上换一块,一夜不用换,上面一壶水,第二天早上热乎的。
在冬天,纵然高门显贵的屋里有火盆,但下人们还是要起来添炭,早起起来烧水,此俱废他们所愿。
因此蜂窝煤炉子的这些特点对于下人们而言,有点像瞌睡了有人递枕头。
而后仿佛就是在一夜之间,煤球炉子就在整个京师的上层传开了,然后又继续往下传播。
……
十二月二十日,京师的商家为迎年节已经是张灯结彩,但偏偏晚上又下了一场雪,忠靖候府后宅,史湘云的绣楼里,卯时初刻,翠缕起解,到了外面一看,只见天地已是一片苍白。
回到屋里,看了看蜂窝煤炉子,却见炉子上砂壶冒着热气,下面炉火熹红。
“小姐喝水否?这壶正好开了!你别说,三爷这炉儿真好……”翠缕快言快语的、欢喜的说道。
但是说到这里她却猛然住了嘴——她突然想起史湘云此时对于贾琮心里还别扭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