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这个已经属于特殊情况了。也是可以取字的了。
……
而会试之后的宴会,除了同年会,还有同乡会,甚至有同窗会,比如贾琮与杜文翰同出于集贤书院,在拉上上一次集贤书院的过会试者,就可以办一个同窗会。
而又因为同年会没有统一的组织,谁来了兴致谁请,又因为学业上的事基本已了,心也放了下来,又有心彻底融入士林之中,随后的时间里贾琮几乎是夜夜笙歌,歌舞不尽。甚至他本人也办了一场同乡会……
……
三月二十三日上午,融融春风里,一群明甲持枪的兵士越过灞桥的杨柳,直奔鸿胪寺。
队伍的当中,约三十多人,骑在马上,个个衣着华锦,玉带围腰,华贵异常,但是却个个批发左衽,鬓边小辫,显然不是中原人士。
而这些人中却有一女子,一身左衽白袍,金箍裹发,眸若星辰、鼻若悬胆,唇含丹朱,就像是中原美丽的女子穿上了外族的衣服,给人一种奇怪的美感。
京师之中外族颇多。但纵然是京师之人见多了外番人士,可是在这种奇异的容光之下,路人还是纷纷行瞩目礼。
这一行人就是察哈尔蒙古部落来和谈的使者,以阿布鼐兄弟阿撒儿里为首,带着一帮必阇赤与怯里马赤。必阇赤即翰朵尔里主管文书的事物宫,相当于礼部与翰林院的混合体。怯里马赤即翻译官。
至于翰朵尔则是蒙古部落的政权体制。虽然大元朝也曾三省六部的大中原政权体制,但退缩到草原后,地少人稀,显然是用不着了,所以也就退回到了祖传的翰朵尔制。
翰朵尔即大帐篷。
翰朵尔制即以一个大帐篷为中心,或都说以住在大帐篷里的那个人为中心,给那人造弓矢、放鹰隼的,叫火儿赤、昔宝赤:写命令的叫札里赤;给那人修写文书的人叫必阇赤;掌酒的,叫答剌赤等等。
至于那明艳四射的女子则是阿布鼐的小女儿忽兰。她之所以跟来,阿布鼐给其他子女的说法是忽兰精通汉文,清楚汉史,可以给阿撒儿里帮助。但实际情况阿布鼐清楚,忽兰是仰慕中原文化,意欲一睹中原风情,毕竟忽兰在他面前缠了他好几天。
当然,他也认为忽兰是能够帮助到阿撒儿里的,毕竟忽兰自幼便跟着抢来的一个穷儒熟读中原诗书。
而草原女儿毕竟不似中原女子,忽兰自幼又被众人围捧,因此面对路人纷纷投来的惊艳目光,忽兰坦然自若,气度自如,毫无一丝羞性之态。
……
一行人行至鸿胪寺,鸿胪寺卿周召集早己等在门了……
把阿撒儿里、忽兰一行人稍作安顿之后,周召集又匆匆去见了郑钧山,然后一起去了忠孝王府,找忠孝王商议召待一事。
之所以找忠孝王,原因是招待里有个对等原则,一国来使是在国内是什么身份,那么被访国理论上也应安排相应身份的人接待。
这里又延伸出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对方的问题,是以平等的身份,还是以对待下国的身份。
这次是察哈尔部第一次来此,而且来者的身份是阿布鼎的弟弟,相当于亲王。
这两个问题都不是鸿胪寺卿这个置位所能决定的,但也不是郑钧山所能决定的,因此在得知对方的身份之后,郑钧山只能将问题上奏。
而对于这个问题,隆庆帝与主辅李同化,次辅周仁恭己经商议过了,为显天大虞之泱泱大度,人杰地灵,文采风华,此次接待察哈尔部落使者的任务交给忠孝王。
郑钧山、周召集到了忠孝王府,见了忠孝王,说明情况之后,忠孝王立刻命令府里准备宴席,自己则带了些随从,随同郑钧山、周召集往鸿胪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