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此时,贾琮与董易之相对饮着茶,刘阳周则拿着贾琮的习文,已经有些花白的眉头微微的皱着,细细的品读着。
习文的最右侧是一行大字: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论。这个题目是刘阳周给他出的,因为会试的策论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方面的层次。
“你这文已经老成矣!以老夫观之,进入三甲或许有些难度,但进入甲榜应当是可以的。”
须臾,看完之后,刘阳周抚须笑道。
而董易之也呷了口浓茶,对贾琮笑道:“万法自然,这会试一样,也要看个缘分,考上就考上,考不上就考不上,你不要受名声之累。”
因为精研易经,董易之开口自然,闭口缘分,说话有些像老神棍,但最后一句话他说的很精准,那就是贾琮确实受到了名声之累。
之所以这么说,就像是两个人同时奔向一个更高的目标,没有名气的人失败了,大概率会被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有名气的人却不同,大概率会引来冷嘲热讽,甚至还会影响其它。
而现在以为“风月之章”缘故,贾琮在士林里已经有了相当的名气了,也因此他若是会试不过,也就不仅仅只是会受到冷嘲热讽那么简单了,只怕“风月之章”也会受到影响,如此他将根基大毁。
而贾琮也是早就感觉到了这股压力,近来在习文上颇下功夫。董易之看在眼里,这才出言相慰。
董易之话里的安慰之意,贾琮是明白的,而上面的事情彼此都很明白,毋庸多言,因此贾琮微笑道:“多谢先生教诲。学生自当自宽自心。”
董易之闻言,笑着点了点头。而这时刘阳周把贾琮的习文轻轻往旁边一放,说道:“老夫近来听到传闻,说你不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同意汝父定下的婚事是怎么回事?”
贾琮的婚事虽然属于个人的私事,但在贾琮名声的加持之下,还是传到了集贤书院刘阳周、董易之、张必武、李守明等人的耳朵里。
贾琮与刘阳周等人的交流一般只限于学问文章,没想到刘阳周居然问起他的私事来,不觉愣了一下,随即说道:“只是学生自感与表姐志趣不投而已。”
刘阳周闻言淡淡的笑了,随即笑道:“志趣者,男女之小事尔。三纲者,天下之基尔,不可动摇。“风月之章”名传天下,你亦为万生瞩目,不可如此作为,因小事而失大道。”
董易之紧接着说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天道尚且不全,故欲求全者往往不得全,君子,因势利导,随时应变而已。”
“先生教诲的是。”
……
从集贤书院出来,贾琮并没有骑马,而是牵着马在雪地里孑然而行……
在与林黛玉婚事这个问题上,如果说以前贾赦给他的压力还相当空泛,但通过今天与刘阳周、董易之的交谈这个压力己经具体化了,也增大了。
毕竟现在士林己经成了他最大的依仗!这要是在与林黛玉的婚事图穷匕见时,士林中如果有好事者告他个拒婚不孝,在这个时代,他感觉还真够他喝一壶的!
“当你没法制定世间的规则时,你只能服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