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知道姬宜对他是一片好心!这样的话也只有交情深的人之间才能说的出来。只是他对姬宜的话并不赞同。
作为当事人,他更知道这样被撵出来,实际是失去了荣国府的绝大部分庇护,可能会面临很多的不测。
但处理这些不测时,是应该谨小慎微,还是锋芒毕露,贾琮认为不可既不可一味的谨小慎微,也不可一味的锋芒毕露,具体的做法应看具体情况而定。
比如面对忠孝王的步步紧逼,贾琮就故意采取了高调的做法,甚至把他的名字也印了上去。
之所以这般做派,是因为贾琮清楚“风月之章”已经给他带来了一些反击之力,忠孝王若对他做出出格的事,士林是会与他说话的,如果忠孝王的名声在士林毁了,那就违背了他的初衷。
而最为关键的是贾琮清楚红楼梦的深层次背景,清楚大虞上层中一定有人不会让他倒下,这里面有龙藏深渊的四王爷,有潜龙待飞的当今太子爷,还有磨刀霍霍的八王爷,甚至还有当今的皇上隆庆帝。
太子忠仁王当然不希望忠孝王在士林里邀买名声,威胁他的太子之位。而四王爷与八王爷现在虽然低伏于太子之下,只是在背后暗搞太子,但也一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忠孝王做大。
因此贾琮认为现在他们是需要他的,需要他压低、抵消忠孝王在士林里的影响的!
至于隆庆帝,既然在没有让忠孝王身登大宝的打算,出于维护太子正统、皇权稳定方面的考虑,他当然不希望在朝堂上出现一股可以与储君抗衡的力量,此必为乱之源也。
也因此贾琮故意宣扬自己的名声,因为他的名声越大,忠孝王对付他时就越会投鼠忌器,而名声越大也就越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也就越安全。
至于往后,贾琮隐隐记得,忠孝王往后的结局是被后来的君主连消带打,死在了军中,哪里还会顾及到他。
不过这是未来的事,也牵扯到皇家密辛,贾琮是不能向姬宜解释的,因此只能和颜笑道:“多谢姬兄提醒,琮自省的,自有分寸。”
姬宜现在已经隐约感到了贾琮的做事风格,虽好出其不意,但也会谋而后定,于是抬起酒杯,笑道:
“哈哈,是我多虑了,来,三爷我敬你一杯。”
……
“皇上,线报传来,察哈尔部有动静了,阿布鼐又在招兵。
皇上,江南甄家确实有贪墨之举,奴才己派人喑察。
……
皇上,山西大旱,己有人聚而成匪,攻打邺城。”
……
戌时初刻,星汉渺茫,御书房照例灯火通明,夏守忠照例向隆庆帝汇报着,各处线人送来的情报。
这些问题看似严重,但四十多年的帝王生涯,己让隆庆帝对这些问题见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