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5章 没资格(2 / 2)五指毛桃炖猪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名年纪比较大的老师站了出来商量道:“咱们能不能私了?”

李子敬很意外,“你们有领导在这里的啊!余副校长?你们就没有管一管?”

余副校长老胳膊老腿,“这两个小伙子一来就拿着扁担、木棒,我哪里管得住。”

李子敬呛声道:“谁跟你讲这个,我是说这位丘老师打人的事情,你们就这样毫无作为?”

余副校长打着官腔,“我们会批评他的。”

李子敬打断问道:“你们两个中午一起喝的酒?”

脸色微红的余副校长稍显尴尬的承认道:“就喝了两口。”

没什么好讲的了,李子敬朝两名年轻人说道:“我从不替别人做主,要不要私了,你们自己做决定。”

两名年轻人又对视了一眼,高个年轻人咬牙道:“我们要个公道,我们不要私了。”

李子敬笑了笑,“搞不定可以再来找我。”

接着他又转头对几位老师说道:“我觉得喝了酒的人没资格站在讲台上,不配为人师表。”

“这种人应该精简,去生产队参加农业生产锻炼锻炼,好好改造一下错误思想。”

“我明确的说,我会找人一起推动一项新的规定,禁止你们这些人喝了酒还跑来上课。”

放完狠话,他转身就走了。

无瓜可吃的光头小陈紧跟在后,“你是真的猛!”

沈万才凑趣道:“没有我们组长办不成的事。”

不要怪他们两个没什么夸人的词汇。

交道口属于城东,城东和城西大体上属于北城,这里的人比较多讲邶京官话,城东会比城西更杂一些。

大清朝的时候,北城的人要是讲话带儿化音,是会被人讥笑的。

俗语、俚语要在南城的宣武、崇文才能比较能听到,儿化音也是南城的地道,市井味浓厚,充满了生活气息。

除了语调不一样,用词也不一样。

几十年后很多所谓老邶京的用词用语,其实大多是67年之后才流传开来,并且当时的普通人不会拿来用。

例如‘尖果儿’,最早是走江湖的人用的暗语,建国后不用跑江湖了,慢慢的也就公开了,但是正经人不会拿这个词来用。

67年后,一些人从大院里跑出来了,混迹街头巷尾学会了这些词,自认为讲起来很拽、很与众不同。

10多20岁的人,最喜欢标新立异了。

大院里以前基本是讲大院腔调的普通话,这些儿化音的俚语冒出来,确实很是与众不同,很能衬托他们流里流气的玩世不恭气质。

然后经过这些人在80-00年的文学作品的传播,变成好像这样才是正宗的老邶京了,不用这些词就好像不地道一样。

实际上,李子敬所处的63年,京城的每个区差异还是很大的。

比如同一种跳皮筋的玩法在每个区的叫法都不一样。

在同一座城市,为什么会这样?

可能是大多数人的活动范围并不大吧,日常一直只生活在自己的那一小片区域里。

====

这些资料有很多互相对不上的内容,也侧面说明各区域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各有各的风格。

信息交流、交通便利了才能越来越一致,也失去了各自的特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