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项燕进退两难之际,一名来自秦军的信使找到了他。
“你说什么?”
身披重甲的项燕豁然起身,满脸的难以置信,甚至挥手让所有侍卫远离。
“昌平君派在下来见大将军,想与将军共同商议如何击退秦军。”
信使重复了一遍之前说过的话。
项燕陷入了沉默。
倒不是不信任昌平君。
事实上,这位前代楚王之子虽然此前从来没有回到过故乡,但却一直都跟楚国有联系。
昌平君心向楚国项燕是清楚的,令他迟疑的是,即便是他也没看出来昌平君能做些什么才可以帮楚国彻底摆脱困境。
虽然与王翦一同来到楚国,但昌平君手里并没有兵权,他现在的任务是留在后方抚慰那些被秦国攻占的楚国城池中的百姓。
所以,虽然从形式上看,两人一前一后将王翦夹在中间,但如果昌平君真的试图从后方袭击王翦大军的话,恐怕只有死路一条。项燕连救都救不了,因为他无法越过秦军的阵线。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后,项燕问道:“他打算怎么做?”
昌平君的使者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
“……诱敌深入?”
项燕的眉头深深皱起。
昌平君的计划说起来很简单,因为楚军的顽强抵抗,王翦的大军虽然已经在楚国境内站稳了脚跟,但推进并不顺利。
需要昌平君安抚的地方也不多,他手中的权力还不够大。
既然如此,那就让它变多、变大!
所以他提出,项燕假装节节败退,让王翦一路向前,一方面拉长秦军的补给线,另一方面也是在帮助昌平君获得更大的权力。
现在昌平君麾下只有三五座小城,手里的确没什么兵马。但是当王翦一路向前,后方归昌平君临时管辖的城池只会越来越多,当这个数字来到二三十甚至更多,昌平君手里就会握有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否则他无法维持那么多城池的治安。
到那时,他也就有了从王翦背后捅上一刀的实力。
甚至他都不需要主动去背刺王翦的大军,只需要在后方卡住粮道,配合楚军就有可能让这数十万秦军不战自溃。
项燕不得不承认,这个计划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就是前期为了引王翦入瓮,付出的代价可能会有些大。他毕竟只是大将军,如果一败再败,很难说楚王以及朝中公卿会不会认为他不堪大用,决定卸掉他的兵权。
如果发生这种事,那一切就全完了。
第二个问题是,就算王翦带着大军离开,后方留守的军队也会有自己的主将,昌平君究竟能不能如他所言,控制那支秦军为自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