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4章 一路兵马元帅(2 / 2)翻个小白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至少对于朱元璋而言是如此。

只有变成现实,亲眼看到才能让人心里面踏实。

接下来,随着朱元璋这边的一声令下。

众多的兵马,开始调动起来。

诸多物资也开始运转。

这个由朱元璋亲手缔造的,从战争时期走过来的战争机器。

又一次开始急速的运转。

而一旦运转开,就又一次的展现出来了他的可怕之处。

众多的物资,从四面八方到汇集而去。

然后被人运着,往西南那边而行。

众多的将士,知道将要作战,不仅没有任何的担忧,相反,一个个都是欣喜不已,

无比的开怀。

不惧怕战争,只怕在接下来的战斗当中立不下相应的功劳。

更害怕这次战争,没有自己的份。

不能够参与到这次行动之中。

被选上的人,一个个无比开怀,那些没有被选上的人,很多都是痛心疾首。

比自己痛失了诸多的钱财,还要难受。

如今大明,对于的普通人而言,最好的东西是什么?

就是军功。

朱老板对于军功极其看重,而且对于将士们,也特别的信守承诺。

那是真真正正的有功必赏。

从不吝啬,说多少就多少!

克扣粮饷,吃空饷这些事,基本上是没有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明的兵马才能够纪律严明。

才能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才能够一步步的走到今天!

广东那边的傅有德,已经是彻底的放下了广东这里诸多俗事。

只专心的准备兵马,而后带着兵马从广东这里出发,开始朝着西南进军。

和这地方上的诸多事情而言,打西南才是真正的头等大事。

燕王朱棣,依旧在广东那边坐镇,及时清理蛀虫。

同时,也是要给傅有德他们这一路大军,做出一个后勤上面的保障。

给他们一个稳固的大后方。

其实朱棣也是非常盼望,自己能够带着兵马到了战场之上肆意的纵横。

但却也知道,这些事儿如今只怕是不好轮到他的。

而且,一场大战需要许许多多的人进行配合,各司其职。

如此才能够将仗打得完美。

才能够尽可能多的,来获取更大的利益。

他虽然没有在战场之上,进行拼杀。

但现在做的事,也同样重要。

后勤一直以来都特别的重要。

要不然的话,为什么当初父皇论功行赏,封国公的时候。

直接把没有怎么上过战场上的李善长,给定了功臣第一。

而且,他的日子并非没有奔头。

在尽可能的帮父皇,大哥他们来解决了诸多的事情之后。

他这里也是可以出海好好的奔自己的前程,做上一番事业的。

他提枪跃马,纵横纱场的日子,是在海外!

是在自己家二妹所说的美洲!

他这里,只有努力的把各种事情给做好,帮助父皇大哥他们尽快的把大事给办完。

那么在接下来,才能够更快的出海。

更快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诸多制造蚊香的厂,随着朱元璋的一声令下,还有梅殷这边的全力配合,迅速的建立起来。

很多的人被招进了工厂,开始飞速的生产蚊香。

不仅如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前去供应前线,减少运输成本。

梅殷这里还直接培养出来了一大批熟练制造蚊香的工人?

让他们随着兵马前行。

在尽可能靠近西南的地方建立厂房,进行生产。

这样的话,在接下来蚊香的运输,就能够大大的缩短距离。

能够减少许许多多的成本。

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到了此时,梅殷的钱财早就已经不完了。

这个时候的他,早就有了更大的追求。

不可能再斤斤计较的,算这些钱财上的得失。

和能够让整个世界,按照自己的设想去运转,能够让整个族群变得伟大相比,那些都是虚的。

都是不值一提的事情。

而做这些事情的同时,梅殷也还做着其余各方面的努力。

比如到了这个时候,大他这里所创办的学堂已经进行了增设。

又多扩充了十个班级,能够多教授五百人来学习。

如今,梅殷这边所进行的教授,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成果。

比如说,他们这里的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所掌握的算术知识,都已经超过了很多只读四书五经的那种传统的学士。

帮家里面算账这些,已经没有了问题。

各方面的成果都是有的。

再加上朱元璋这个皇帝大力扶植,双水村小学规模想要不扩大都不可能。

如今,他还从老朱那里得到了一个更为确切的消息。

那就是老朱已经决定,在今后开始在全国各地都兴建新学校,办教育。

就是用梅殷所编撰出来的这些教材。

准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行。

若是别的皇帝说这样的话,梅殷肯定是不信的。

因为他太清楚,他所弄的这些教材,对于传统的儒家文人而言,到底是有多么的离经叛道。

那是真真正正的,可以吊起来给烧死的。

儒家士大夫众多的人,对这些有多反感,他是很清楚的。

但是这个时候,说这些话的人,乃是朱元璋。

他是真相信老朱有这个魄力,也有这个手段。

这是一个在原本的历史上,都能把孟子从庙里面给赶出去的人。

如今有了自己的存在,老朱绝对可以行事更加的激烈。

也更加的刚毅。

那些文人们的众多狗叫,老朱是不受其影响的。

甚至于把老朱给惹恼了,老朱把他们给砍死,都不是不可能。

而这也让梅殷,越来越有干劲了。

只觉得前途是一片大好,一片的欣欣向荣。

诸多的事情,都正在沿着他的设想,大步大踏步的前行。

朱元璋,朱标他们这些人,一直都在感谢上苍,给他们送来了梅殷这么一个,极其优秀的人。

而实际上,梅殷又何尝不感谢上苍,把他给送到了明初洪武年间,让他遇到了老朱呢?

就他所干的这些事儿,放在很多的皇帝身上,都不可能完得成。

不可能得到,这么大的支持力度。

也就老朱有这个魄力,有这个手段!(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