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盐城的市集,已经像一朵秋天的花朵,渐渐的萎靡下去,这几天更是显出要凋零的态度。
家家户户都大门紧闭,城外的大军每天操练的声音,传入城中,使大家更是人心惶惶。
“今天多做五个人的饭,快点。”
一个士兵冲进朱嫂的厨房,粗声大气的命令她。
朱嫂和朱哥还有几个帮厨的小工赶紧忙碌起来,原来他们是指负责太子府里下人们的一日三餐,现在要连出入太子府的士兵们的饮食也负责起来,整天忙得焦头烂额。
“还有柴房的两个兵和犯人的饭菜,你们做好赶紧给送过去。”
说完,那个传令的士兵就走了。
朱嫂听到这一句,跟朱哥递了一个眼神,两人心照不宣对视了一下。
给阿娇准备好的饭菜放在一个小篮子里,给士兵准备的放在大篮子里,朱嫂亲自提着去柴房送饭。
远远的,朱嫂的脸上就挂满了笑容:
“兵爷,真是辛苦了,你们的长官让我送饭来了。”
“别啰嗦!赶紧给小爷们上饭。”士兵也并不推辞礼让,两个人从柴房门口走过来,大摇大摆的坐在树荫下。
“这个小篮子里,是给那个姑娘的饭菜。”
“是吗?我看看做的什么饭?”
一个士兵打开小篮子,里面是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清汤寡水的,没什么油花,再看自己手里,猪耳朵牛肉片,外带一盘羊肠炒饭,确实比面条丰盛多了,也就没下筷子尝,大手一挥:
“送进去吧。”
朱嫂赶紧提着小篮子,走到柴房窗口,里面的阿娇横躺在一张简陋的门板上,看不清是在哭泣还是在睡觉。
“阿娇!阿娇!”
朱嫂小声的叫。
听到朱嫂的声音,阿娇赶紧抬头去找,发现朱嫂的脸庞出现在柴房的窗口,她惊喜的扑过来。
“嫂子,快救我出去,我得回草原……”
“嘘,不要说话,把这碗面吃了,吃完就寻死觅活撞墙,嫂子和你哥这就救你出去。记住没?”
“记住了。”
士兵疑惑的看着朱嫂,呵斥:
“干什么呢?嘀嘀咕咕的,不许跟犯人说话。”
“我就是嘱咐一句,小心面有点烫。”
朱嫂讪讪的离开柴房的窗口,把面条放在窗台上,里面的阿娇伸手端过碗,唏哩呼噜就开始吃。
日头已经到了晌午,深秋的阳光虽然不那么强烈,也照得人心里发慌,朱嫂紧走了几步,把地上的大篮子也顺手拾起,还没转过回廊,就听见阿娇在柴房里喊叫:
“快点放我出去!我要出去!我要见太子!”
“小丫头,你疯喊什么?你想死了吗?”
两个士兵并没有理睬,继续吃着饭。
“我就是不想活了!你们快放我出去!”
阿娇一边喊,一边用头砰砰的撞墙。
“小疯婆子,你吃了饭有力气闹了?你好好撞,撞死了小爷们就不用看守你了。”
两个当兵的对视一下,哈哈大笑。
“混蛋!你们这些混蛋,我现在就死给你们看。”
阿娇又砰砰的撞墙,直到额头出血都不停下来,就这样折腾了又一会,柴房里突然砰的一声响后,再没有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