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应天癫梯(2 / 2)抽象派作者
余文昇眼神一亮,论起京中消息,
他一个工部侍郎,远不如眼前这位灵通:
“抓人了?抓了多少?”
“不少,都是上次跟风投钱买地的商贾,
算下来怎么也得有一百多个。
你看他们,亏了一大笔银子不说,现在人也要进去,图什么呢?”
刘思礼嘴上这么说,语气里却满是幸灾乐祸。
对他而言,京中的商行越少,
应天商行就能越快扩大规模,抢占市场。
二人又闲聊了几句。
余文昇见日头渐高,电梯也快安装得差不多了,便看向刘思礼:
“刘大人,本官衙门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刘思礼点了点头:
“余大人慢走,对了,别忘了给兴源茶室也装一部。”
余文昇脚步一顿,凑近了些,语气带着探究:
“刘大人,这兴源茶室是谁的生意?
消息这么灵通,应天商行都还没装上,他们倒先找上门了。”
刘思礼笑了笑,摇了摇头:
“不清楚,但找上门来的人身份不一般,本官没法拒绝。”
“哦?”
余文昇眉心一跳,连刘思礼都没法拒绝,难道是勋贵?
他压下心中诧异,笑着应道:
“刘大人放心,明日本官就派人去测绘图纸。”
“有劳余大人了。”
“告辞。”
余文昇离开后,刘思礼站在原地,望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最近这几日,这位余大人总往商行跑,
他总觉得,对方像是来监视自己的。
他招过一名亲信,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件递过去:
“以合作的名义去跟这些商行接触,
查清楚他们的来路、背后的资金以及东家是谁,速度要快。”
亲信接过信件,脸色严肃:
“是,大人!属下这就去查。”
“嗯。”
等亲信走后,刘思礼看向前方的高大立柱,怔怔出神,
也不知这场风波,什么时候才能平息。
翰林院位于皇城东南侧,
与太子讲学的文华殿仅一墙之隔,
方便草拟文书、编撰史书。
此刻,翰林院偏房内,新科状元许观正埋首桌案,翻看从云南送来的各地县志。
其中大半是这两年重新编撰的,沿用的还是元朝的旧记载。
作为修撰,他的任务是把其中不利于大明朝廷的记载稍作修改,
将云南这类开疆拓土之地,
改成自古以来便属中原,以正正统。
即便许观记性极好,一整天不停歇地工作,也让他头晕眼。
他缓缓抬起头,轻轻靠在椅背上,慢慢眯起眼睛,
等脑子里的眩晕感彻底消散,才缓缓睁开。
这是翰林院众人都懂的小法子,
动作尽量放缓,起身尽量放慢,以此避免头晕。
他微微睁开眼,看向不远处长桌上那堆比他还高、还宽的文书,头晕更甚,
那是贵州的地方县志,还没来得及整理。
云南、贵州这两个新开拓的疆域,
几乎压垮了许观的意气风发。
他连中六元,乃是有史以来第一人,
怎么就只得了个修撰的差事,整日与这些枯燥的文书打交道?
“唉”
更让他气愤的是,一些同样进了翰林院的同窗,
虽也是修撰,做的活却轻松得多,
要么整理朝臣递上来的奏折,要么处理陛下批阅完的奏折。
这活儿不仅轻松,还能知晓朝堂大事,
甚至能借此认识不少朝中大人,可谓前途无量,这才是真正的清贵。
哪像他,在偏房里上工,跟被人遗忘。
许观呼吸渐渐急促,一股不甘涌上心头,
他可是状元啊,怎么会沦落到这般境地?
我不明白!
歇了将近半刻钟,许观直起身,将杯中的凉茶一饮而尽,又接着看文书。
虽心中不忿,但该干的活不能不干,
如今处境已经够难了,若是连活都干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时间一点点流逝。
临近傍晚,偏房里的烛火已经很暗了,文书上的字迹也变得模糊不清。
许观抬起头,想再点一盏亮些的油灯,门外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白衣青年急匆匆走进来,身上也穿着翰林院的服饰:
“许兄,还在忙啊?”
许观见到他,沉闷的心情稍稍缓解,笑了起来:
“不忙不行啊,这么多文书要整理,你怎么来了?今日不忙?”
白衣青年笑了笑:
“我就是个看书库的,想忙也忙不起来,你什么时候散衙?”
许观看着他,眼神里带着几分羡慕:
“得等晚些时候了,你找我有什么事?”
孔姓青年凑近了些,神神秘秘地说道:
“你整日这么忙,不累吗?走,今日我带你去快活快活。”
“快活?”许观怔怔地看着他,无奈摇头,
“孔兄,你家大业大,我这小门小户,可经不起折腾。”
“走走走,今日不去青楼,去茶馆!”
孔姓青年连忙解释,
“你有所不知,下午刚传来消息,清风茶馆来了个新的坐馆先生。
听说还是苏杭那边的世家女子,
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懂经学,长得也极为貌美。
而且她最喜欢读书人,你不想去看看?”
此言一出,许观愣了愣,心中既心动又好奇:
“这等人物,怎么会来茶馆坐馆?”
孔姓青年挑了挑眉,露出一丝坏笑:
“听说家道中落了,去年还是个大小姐呢,
许兄你不是向来瞧不上那些胭脂俗粉吗?
今日给你找个清丽脱俗的大家闺秀,怎么样?
以你的状元身份,那位先生说不定还会自荐枕席,
也省得你整日忙公务,累得晕头转向,回家后也是空无一人,实在无趣至极。”
许观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不由得浮想联翩。
可转念一想,又叹了口气,
他一个状元,怎么就没人拉拢他做女婿呢?
他可是听说,有几个同窗已经谈好了婚事,娶的都是京中显贵人家的女儿。
想到这,许观看着桌上的文书,再也没了心思。
他随意拨了拨文书,问道:
“那女子真长得那么好看?”
孔姓青年撇了撇嘴:
“我也是今早听人说的,平日里他们都传各家魁的消息,今日却破天荒提了这位,不用想也知道是美若天仙。
走走走,咱们先去看看,不然城门该关了。
就算今日成不了事也无妨,我再带你去莲楼,那里的女子也极美。
也省得你整日跟书本打交道,都快成书虫了。”
见他还在犹豫,孔姓青年直接拉着他起身:
“快走快走,去晚了就没好位置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