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6章 生活留白 爱吃爱玩(1 / 2)正经胖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年三十的下午三点一刻。

唐根生心满意足的从盛京饭店客房部出来。

他准备回家了。

能做的,不能做的。

想做的,该或者不该做的。

唐根生都做完了。

结果怎么说呢?

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更好。

如果不是年三十。

如果不是李秀秀明天还有工作。

如果……

唐根生甚至想过留下来,陪李秀秀一起过年。

只能说美色动人心。

唐根生这种活了两世一直秉承喜新不厌旧风格的男人,也差一点突破底线。

在心中划一个等级排序。

李秀秀这个恰逢其会的新人,俨然超过了合理、合法领过证的艾米诺娃。

当然了。

也可能是新鲜感作祟。

唐根生心满意足的同时,也有些恋恋不舍。

不是他自己还不能坚持工作。

实在是工具耐久度不足。

必须要停下。

唐根生龙行虎步,一边往楼下走,一边琢磨待会儿到自家楼下,拎哪些食材和物品出来。

“根生?嗐,还真是你啊!”

一道豪爽又夹杂着意外惊喜的声音从侧面传来。

唐根生停下脚步,扭头看去。

焦福生脸上堆着笑,朝自己走来。

步履匆匆,几乎是小跑了。

看他的行进轨迹和位置,好像也是才从外面回来。

“福生哥。”

唐根生也笑了,迎上去打招呼。

“我刚从你家那边回来……”

焦福生午饭点刚过,就骑上车子去了唐根生家。

盛京饭店是盛京指定的公派和外事接待处,中午都会很忙。

别说年三十,正月初一也离不开后厨。

艾米诺娃自己在家,焦福生把拎的东西放下,得知唐根生先要忙完单位同事的事情才会回来。

艾米诺娃也不清楚具体时间。

焦福生没在楼上停太久。

东北汉子看似粗糙,可内心也很细腻,很真诚。

弟妹一个人在屋里,他不好意思呆太久。

但焦福生也没走。

下了楼,用卷烟和本地人豪爽的性子开道,愣是在楼下门卫大爷那儿侃天侃地聊民生。

硬生生等了俩小时。

这会儿回来,还是因为晚上有两桌招待宴。

他得提前回来备菜。

没想到一进来就瞧见唐根生从楼梯口冒头。

见面先得聊上两三句。

焦福生说了想请唐根生和艾米诺娃两口子过来撮一顿的想法,但时间过头了,有些来不及。

唐根生解释自己送乘客过来,具体也没多说,焦福生也不问。

然后两人便再约时间。

焦福生说自己初三忙完,初四一早回趟老家串门子,尽量下午赶回来。

唐根生说自己这趟也只能待到初四,下午就得上工。

两人的聚会作罢,好在不过十五都是年,约了回头再聚。

意思到了这一环节,就可以步入正题了。

“这会儿着急不?给哥哥指点指点啊,晚上有两桌,我准备每桌也上一道水煮鱼……”

焦福生一点都不含糊,也不搞那些弯弯绕,直接了当的问。

“行啊,正好我年夜饭缺一道水煮鱼,当就地取材呗。”

唐根生无所谓的说。

“哈哈,一份够不够,不如你多练练手……”

几份食材算什么,过年师父不在,他就是后厨的大拿。

要说十份八份不咋行,三五份,还不是他一句话。

唐根生爽快的跟着焦福生去了盛京饭店后厨。

到了这个区域,唐根生比回了家还亲切。

很舒服。

这里可比狭小的火车厨房大多了。

有种回到萃华楼后厨的既视感。

焦福生厨艺也很精湛。

如果不是出师且手艺过关,也没法被师父授权暂时掌管盛京饭店的后厨。

唐根生在国宴时点拨几个帮厨,虽然也不费劲,可普通厨师跟焦福生这样的亲传儿徒还是有区别的。

尤其是这个年代,对于儿徒和徒儿,虽然字儿都是俩,排序不同,意义也就能翻天覆地。

唐根生示范一次如何处理鱼肉。

焦福生就立马彻底明白。

唐根生按照步骤一道道食材、佐料下锅。

焦福生看的清清楚楚。

对于火候和食材为何那么处理,有点不太明朗的地方,他也不怕掉面子,直接开问。

两人一问一答,一个主厨,一个在旁边仔细瞧着。

说实话,后厨十几个人,都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仿佛休班回家过年的大师傅又回来了似的。

“……所以这道水煮鱼不需要所有佐料都发挥到最大味道?”

“福生哥,过犹不及啊,给食材和香料留有一点自由挥发的空间,让它们在最后收汁阶段自然而然的融合……”

“可为什么选这几样佐料,而不是其他?”

“试过很多回,这几样香料略微保留,炖出来的菜口味最好。”

“明白了。”

焦福生又看了一眼唐根生。

这个小老弟不愧是能获得国宴技师称号的大厨。

年纪轻轻对食材和香料、佐料的理解已经这么深了。

与之相比,自己的能力还是过于刻板。

所以才不具备创新的能力吧?

师父总说人生就是一锅菜。

师父也说生活就是一锅粥。

师父还说治大国如烹小鲜。

自己以前就是觉得师父老了,爱絮叨,总看小师妹拿回来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书,学着瞎整词儿。

可这一次跟唐根生一对一的交流烹饪心得,却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两人之间的差距。

通过唐根生对于食材、香料的处理,汤汁的调配,和火候以及整锅食材近乎缜密的操控……

焦福生仿佛摸到了一点点师父说过的那种人生和生活。

一层窗户纸好像被不经意间捅破。

另一层崭新的境界透过来一丝光,被焦福生捕捉到。

有的时候就是如此。

师父千百次的言传身教,儿徒的懵懵懂懂,并不是师父教得不好。

也不是徒弟愚笨。

而是年久相处,互相之间已经习惯了对方。

用通俗点的话讲,就是脱敏比较严重了。

师父讲10成,徒弟可能只吸收了一成半。

唐根生属于外力。

属于点睛之笔。

他或许有十二成能力,或许只有五成能力。

但他的理解和传达信息的方式,以及他本身和焦福生在探索厨艺过程中的身份、位置和逻辑表达的新鲜感。

却能带给焦福生更巨大的感受。

效果自然翻倍。

焦福生接下来一定会进入一段迈入新境界的厨艺快速增长期。

唐根生虽然没有亲历过,但他记忆检索过原身的情况。

原身就是在三师哥‘出逃’、四师哥‘叛逆’的那段时间‘开悟’。

最终迎来他厨艺的突飞猛进,最终成功斩获四号灶。

现如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