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8章 过小年 鱼和熊掌(2 / 2)正经胖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待着实在是尴尬。

接替谁,不接替谁,都不好办。

唐根生用扫屋子拉开思考的长度,让他有充沛的空间想到最佳周旋方案。

要不找个借口先躲出去?

嗯,对了。

祭灶要买关东糖。

“静姐一早就买回来了。”

哦,对了,还要剪窗花、买福字。

“小青剪窗花剪的可好了,红纸还富裕好几张呢。”

最终。

唐根生去里间屋伏案工作。

男人的底气除了头大,就是有钱。

世界上九成的问题,都能用钱解决。

剩下的一成,也可以,只要用更多的钱。

“喂,我们两个女人忙着蒸馒头,你一大老爷们就不帮忙做个饭?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女多底气足,团结力量大。

林静都胆敢如此态度跟唐根生说话了。

虽然还没说完就憋不住咯咯笑出声。

但也得小施惩戒。

谁让她自己主动跑里间屋来的呢。

一边拿捏,一边吸溜。

唐根生龙行虎步的从里间屋出来,瞧见羞眉耷拉眼的秦青。

没忍住。

又来了一遍。

一边拿捏,一边吸溜。

唐根生推着二八大杠除了四合院,被刺骨的冷风吹了额头,才后知后觉的发现……

不是林静逾越,而是自己胆儿肥了啊。

莫名觉得相当之刺激。

又隐隐有些后怕。

胡同口有七八个小孩子在嬉戏玩闹。

里面有个锅盖头。

“叔~”

唐根生单腿撑地,朝着锅盖头招了招手。

锅盖头眼窝里荡漾着对糖果的渴望,仰着小脑袋瓜,一颠一颠的跑到近前。

“家明,中午想吃肉吗?”

“想~!”

“走,叔带你去买肉好不好?”

“好~!”

“真乖!”

唐根生探手如裤兜,食指往锅盖头嘴角一抿。

呔!

太白兔奶糖召唤术。

入锅盖头的口。

唐根生一把薅起锅盖头咯吱窝,将他拽到二八大杠横梁上。

锅盖头可能是碰到了痒痒肉,锁着脖子咯咯笑不停。

有‘俘虏’在手,后怕弱到几乎没有。

搞定嫂子林静即可。

嫂嫂秦青……

这个女人更好拿捏。

唐根生笃定自己已经彻底征服了嫂嫂,可以随便揉搓捏圆。

嫂子林静不是没征服彻底,拿捏不住。

而是因为她怀了孕。

为母则刚,拿孩子说事儿,最近比较喜欢耍小性子了。

唐根生载着锅盖头直奔前门外粮食店街。

身为一名厨子,必然知道京城有哪些很有特色的名吃、小吃。

真正的吃家不会可着一家熟食店买全。

唐根生是行家,来粮食店街是冲着酱猪头肉和五香酱牛肉来的。

福云楼的酱猪头肉,人人称赞。

老京城人的人但凡喝两盅,想要酱猪头肉下酒,福云楼的酱猪头肉是首屈一指。

福云楼酱肉食材只用京东的鲜猪头,去毛根和刮杂物专业刀具都要换6回。

先把料理好的猪头劈成两半炖个七成熟,再上好色、投入各种佐料,旺火煮开,再小火炖,最后微火煨,起码俩小时出锅。

五香酱牛肉要选门框胡同的复顺斋。

清代立朝之处,回教人刘复顺在前门大栅栏里门框胡同路东开办的。

地处大栅栏和廊坊头条之间,算是商业繁华区,游人多,生意好做。

再加上口味独特,醇香挂口,每每酱牛肉出锅时,回头客闻香而至,复顺斋也驰名远播。

50年复顺斋从门框胡同迁到亮视点街这里,在北口路东。

唐根生先到街中间路西买了福云楼的酱猪头肉,又去北口路东买了复顺斋的五香酱牛头。

买了很多。

唐根生钱票都很充足。

有自己以前积攒的,有帮同事换粮换来的。

有关饷时发放的当月和过年的工资、福利。

也有,嗯,那个,就是上次马蜂送上门留下来的……

反正唐根生不差钱,也不缺票。所以买酱猪头肉也好,买五香酱牛肉也罢,份量都称得上相当之豪横。

这几年,见过批量采购的,但没遇着个人购买这么多的。

买酱猪头肉时还好,毕竟人家量大,不缺货。

三五个猪头一锅出,给唐根生留出两三个也无妨。

但五香酱牛肉就不一样了。

不知道是不是迁址后影响了风水,还是进货渠道被其他店铺挤占。

一天就两锅。

上午一锅,下午一锅。

要是唐根生把上午这一锅包圆儿,也就没后面排队人什么事儿了。

唐根生很无奈。

自己竟然能体会到有钱有票却没处花的苦恼。

“师傅,能预约两锅吗?”

唐根生揉着锅盖头的脑瓜。

小家伙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车把上挂着的两大坨包裹,眼睛都不带眨的。

这里面裹着的都是肉。

香喷喷的。

自己得看住了。

不仅仅因为这是唐叔交给自己的任务,还关乎自己回到家能不能吃上肉。

唐叔说了,自己是家里的小男子汉,应该看好车子上的东西,尽到男子汉应该尽到的责任。

唐根生被热情迎进到铺子里面。

掌柜的亲自接待。

唐根生付了定,出具了票和工作证,换了复顺斋掌柜亲笔写的条子。

后天下午来取。

唐根生拿了条子,依旧让店里伙计给自己切了五斤四两半五香酱牛肉。

猪头肉和酱牛肉是明儿提前串门子孝敬师父师娘和大师兄的。

别看师父、师兄是萃华楼大厨,可平常往家里带吃的真不能够。

日子就算不紧巴,也说不上宽裕。

四师哥侯宝森的礼物另备,他开热庄子的,不缺这些吃食。

从古至今,下海经商的都比勤劳打工的日子过的舒坦。

因为打工人是给老板过好日子在努力拼搏。

而老板,就是下海经商群体的一员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