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有渔姐量大管饱
午饭过后,众人总算是初步接受了这个爆炸性新闻。
下午打麻将的时候,大家闲聊的话题仍旧还围绕着应志诚和袁婉青在一起这件事儿上。
袁婉青作为主角之一,自然被拉着上了麻将桌,一边打麻将,一边被盘问。
很快,一些细节上的八卦就被袁婉青亲口说了出来,大大的满足了陈鹿等人的求知欲。
而下午三点多才从爷爷奶奶那边回来的陈思嘉,在接收了来自陈鹿姐姐的二手消息之后,也是当场就被震惊在了原地。
一时之间,还在消化着这个重磅消息。
不过大家都不是嘴碎的人,这种事情也不会往外说。
陈鹿和陈思嘉只是帮着几个比较要好的朋友,找袁婉青签了个名,就当是封口费了。
袁婉青挺喜欢这边的过年氛围,虽然陈鹿和陈思嘉两个女孩子都把她当明星看,但其他人基本都只是把她当做一个普通人。
在这个地方,她能卸下舞台上的伪装,安心的做一个平凡的人,打打麻将聊聊天,十分惬意。
至于应志诚他们,则是在沙发那边落座,吃点水果看看电视,顺便聊聊天。
李珞陪坐一旁,就被徐榕生问道:“你之前说要写新书,到现在还没开始吗?”
“其实是准备了两本新书。”李珞剥了个橘子,塞进旁边徐有渔的嘴里,“一本长篇的,开头已经写了几万字,准备年后发给编辑看看。”
“还有一本短篇,我是想改编成电视剧,就是不知道应叔感不感兴趣。”
“要是不感兴趣,我就还是发启点上面去。”
应志诚听到这话,不由得眉头一皱,询问道:“是你之前说的那个……软科幻,都市背景,带悬疑和刑侦元素的题材?”
“咳……算是吧。”李珞点了点头。
说实话,这几个元素单独看,都还说得过去,但是凑到一起,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应志诚对此有顾虑是很正常的。
尤其现在华越影视这边已经投了不少钱在《小欢喜这个项目上。
具体成效还得等今年暑假电视剧播放之后才能知道。
往后的立项虽然也有一些目标,但应志诚都还没下定决心。
因为一旦《小欢喜和另外一个项目都不行,他这位置基本也就坐到头了,考虑后面的事儿也没什么意义。
当然,李珞其实也不怎么着急,只是一有机会就先给应志诚提个醒,告诉他自己手里还有东西。
等暑假的时候《小欢喜播放,借着高考刚结束的热度和流量,成绩应该不会差。
到时候自己也努努力,用《我真不是明星做做宣传,袁婉青的演唱会上也能打打广告,这电视剧应该不至于扑街才对。
但徐榕生倒是对李珞口中那个软科幻、悬疑和刑侦元素的都市背景题材小说有点感兴趣,不由多问了几句:
“所以你说的这个短篇,具体讲了个什么故事?”
“这个嘛。”李珞斟酌一番,简单说道,“就是一个女孩子坐公交车,结果公交车半途爆炸,随后这个女生又回到了公交车爆炸前的时间。”
“整个故事主体很简单,女主需要在不断地时间循环中,赶在公交车爆炸之前,找到导致公交车爆炸的原因,并阻止爆炸的产生。”
“每一次的时间循环,都会因为女主不同的选择而出现不同的走向。”
“公交车上的几个乘客,也都是社会中各个阶层的人物,会触发各自不同的剧情。”
“最后的结局,自然就是成功阻止了爆炸,所有人全都获救。”
“女生阻止爆炸的原因呢?”徐榕生精准抓住了其中的逻辑漏洞,“她在爆炸前想办法自己下车不就好了?”
“如果她独自下车并且活了下来,公交车依旧会爆炸。”李珞说道,“接下来的时间里,只要她一睡着,就会重新进入时间循环,回到爆炸前的公交车上。”
“那如果她一直这样循环,虽然永远都留在了这一天里,但也相当于另类的永生了?”徐榕生又问道。
“每一次被动的时间循环,都会额外消耗女主的精力和生命力。”李珞补充道,“一旦次数超过一定的上限,她就死了。”
徐榕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李珞便给出相应的解答。
因为本身就是短篇小说的缘故,两人这么一问一答之间,整个故事的轮廓很快就丰满了起来。
徐有渔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恨不得赶紧抓住李珞回房间去,让他赶紧把这个故事给写下来。
而应志诚则是安静的听着,手指时不时的摩挲在一起,陷入了沉沉的思考状态。
直到某一刻,应志诚突然一拍大腿,一脸认真严肃的朝李珞说道:“你这本短篇,别发启点那边去了,我先预定下来!”
李珞原本正和徐榕生聊得愉快,突然被应志诚打断后,顿时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脸上浮起笑意,点头说道:“当然,我的最优选肯定还是应叔这边。”
他虽然跟文阅集团签署了白金合同,但再怎么说,只要你把作品发到启点,依靠文阅集团的渠道把版权卖出去,都得跟人家分钱。
一般的作者没有其他人脉,需要背靠平台才能卖出版权,那分钱也是应有之理。
但李珞身边就有一个影视公司的ceo在,那又何必舍本逐末?
之前《小欢喜的妥协,纯粹是因为李珞在版权开发潜力这方面,还没有任何成绩作为背书。
直接卖给应志诚,就算应志诚肯买,董事会也未必同意,最终的价格也高不到哪里去。
而有了启点的成绩和文阅集团的背书,再加上与政府合作的征文奖项,便自然而然的抬高了《小欢喜的版权价值。
但是。
一旦《小欢喜的改编电视剧能够大火,李珞在这一块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那后续的短篇改编影视版权,再想要出手,那难度就小得多了。
直接绕过文阅集团,和应志诚这边做对接,也是完全没问题的事情。
只是应志诚之前还对他的这篇新的短篇题材有所顾虑,更希望李珞延续《小欢喜的风格。
要是到时候《小欢喜爆火了,那再来一部同类型题材的电视剧,哪怕成绩不如前作,也有基本的流量保证。
这才是常规的商业思路。
只是刚才听完李珞和徐榕生的交谈,具体深入了解了其中的剧情后,应志诚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这是个好本子。
应志诚心里颇为笃定的想到。
如果不能提早拿下这个本子,应志诚觉得以后肯定会后悔。
与其将来还要更大的代价从文阅集团手里购买版权,还不如直接提前截胡,闷声发大财。
按照李珞刚才说出来的那些构思,其实这部短篇的改编难度并不大。
之前应志诚想着,又是软科幻,又是时间循环,还有悬疑和刑侦,这里头的场景布置,演员选角,甚至可能涉及到特效制作,那都是不小的难题。
但现在一听,其实主要场景就是在一辆公交车上。
这难度可就大大减小了。
里面涉及的主要人物也不算很多,而且按照这个题材和具体内容来说,公交车上的那些个乘客,甚至都不能用太知名的演员。
否则就太出戏了。
这么一来,这成本控制可就大有说法,感觉投资金额都没有《小欢喜来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