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蛇就在此处等他们。
一见到曹操,他恭敬上前,笑道:“曹老,我利用权限,又安排了三个我方的暗探,与你们同住。另有三个是新来的流民,面黄肌瘦,不可能对你们形成威胁。”
暗探们纷纷上前,激动地朝着曹操行礼:“丞相!”
“叫我曹老就好了。”曹操摆摆手,若有所思地看向砖房中唯一的奇怪东西,“这个铁炉,就是取暖的东西?还有这些铁皮圆筒是何物?”
巳蛇忙解释道:“这是刘备设计的特殊铁炉,名曰——蜂窝煤炉,必须得使用一种特制的蜂窝煤。而这些铁皮圆筒是用来搭建一套通风管道的,可以将煤烟都导向房子外,避免石炭中毒。”
程昱上前,观察着铁皮管道,脸色微微变化:“这些铁皮竟能被打造得薄如蝉翼?他们的钢材,质量真是太好了。换做生铁,根本不可能打得这么薄!”
荀彧颔首,十分赞同:“生铁易碎,延展性差,重锤下去,三五下就会出现很多破洞。从这薄薄的铁皮来看,刘备的炼钢之法,必定十分先进。我们……又在一个地方落伍了。”
曹操轻叹:“来到江夏城才发现,我们繁华的许都竟是脏乱差的小破城,我们自诩的百炼钢,居然远远不如刘备用来打造铁炉的普通钢材。”
“主公勿要多虑,一些奇技淫巧罢了。”程昱自信地道,“我们只需搞一些成品回去,半年左右即可仿造。”
“怕是极难,未必做得到。”荀彧却又给程昱泼了一桶冷水,“仲德,刘备既然肯将如此重要的钢材民用,拿来给灾民建通风管,可见早已批量制造,而且丝毫不介意被我们的探子得知。那他多半就是不怕仿造,不怕泄密。”
“确实!”巳蛇作为江夏城的曹魏谍网统领,自然有过人之处,立刻接过话茬,“不瞒诸位,我们一直在试图窃取刘备的炼钢之术。但他们对此却管制得极严,也从不招募流民参与核心技术,最多只是让流民负责搬运。他们所用的,全都是家世清白的徐州人和青州人,多都来自与刘备亲善的几个大族。”
曹操颔首:“继续打探。炼钢之法对我们一统天下的大业极其重要,事成之后,我会晋升你至少两级爵位。”
“遵命,主……老曹!”巳蛇一口答应,心里却犯嘀咕,并不抱持多少希望。
待入夜时,天气骤冷。
巳蛇便撸起袖子,将一块蜂窝煤丢入炉内,用火折子将其点燃。
熊熊的炉火,很快就在铁炉内哔哔啵啵地烧起来,将炉子烧得通红。
很多外出做事的流民们,也都纷纷回到了他们的取暖营地,开始围绕着火红的炉子,载歌载舞。
听到屋外各处传来的歌声,所有人都能够清晰地听出其中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荀彧再次沉默,只是怔怔地看着火苗出神。
三名暗探和三个流民,也都围绕着蜂窝煤炉,感受着它的阵阵热浪,只觉得浑身舒畅。
程昱则是惊叹于蜂窝煤和火炉的效果,忍不住说道:“石炭,我们也曾经收集了很多,但多都很难点燃,而且往往味道十分刺鼻。刘备……刘皇叔这里却是与众不同。这蜂窝煤用火折子随便炙烤一下,就能很快烧着,而且烧得如此之旺,真是奇也怪哉。”
其中一个流民,将陶碗和其中冻得凝固的肉粥,一起放置在火炉上,很快就重新煮沸,他笑着道:“老哥说话文绉绉的,挺有文化呐。但其实并不奇怪,我最清楚了!”
“哦?莫非蜂窝煤就是阁下发明的?”程昱笑着调侃。
那个流民苦笑:“别逗,我有这本事的话,早就是齐王的座上宾了。他在城内的招贤榜,一直张贴在最醒目处,求的便是能够改良工艺的大匠。”
“最后还是刘琦大匠出手,改造了打造蜂窝煤的生铁模具,才让蜂窝煤更易制造。”另一个流民插嘴。
众人不由惊奇。
“刘琦?那个被视为豚犬的刘表嫡长子?”曹操大奇。
“他俩啊,父子阋墙,早就分道扬镳啦!”第三个流民绘声绘色地讲述起刘表家的八卦,“江夏本地人都告诉我们说:刘琦老早就逃来此地避祸了,还是那远在幽州的齐王军师诸葛亮给出的主意,说是‘重耳在外而安’!因为他是嫡长子,按照儒家的死板规矩,有继承权。”
“但刘表老贼,不配当人父,活脱脱一条老狗,他嫌弃刘琦大匠不成器,不懂得治国安邦,于是想废长立幼,扶植幼子刘琮。蔡夫人你们认识吧?我这里有她的春宫图……”
“咳咳,这个还是算了。”曹操赶忙摆手,因为他知道那是一副《曹操与蔡夫人二三事》。
流民笑笑:“老哥挺腼腆,也罢。反正蔡夫人想做吕后,让刘琮做傀儡荆州牧,于是派蔡瑁暗杀刘琦!蔡瑁你认识吧?我这里也有他的春……”
“咳咳咳咳!老弟,说正事!”曹操满脸黑线,他知道那必定是一本《蔡瑁与蔡夫人不得不说的故事》,心里不由暗恼:刘备这货怎么专门抓着蔡夫人造黄谣?也太欺负人家妇道人家了。
“行吧行吧。”流民讪讪收回袖子里珍藏的印刷画稿,接着道,“蔡瑁出马,试图暗杀刘琦,刺客一波接一波。”
“幸亏齐王仁慈,派人暗中救护,才让刘琦安然无恙。”流民耸耸肩膀,“后来,齐王还让神医华佗治好了刘琮的痼疾,而刘公子投桃报李,将他的匠人才能发挥出来,帮助齐王设计了蜂窝煤炉和蜂窝煤模具。这也是一个慧眼识英才的故事啊!”
荀彧感慨:“刘备还真是知人善用。刘琦素来被视为豚犬,人人都认为他暗弱无能,却未曾想,此人有这种独特才能。”
“那是当然!齐王是天上星宿下凡,注定要为汉室再兴三百年国运的!”流民们纷纷热情洋溢地赞颂。
程昱欲言又止,最终没有说话。
荀彧微微颔首,却也阖上了嘴巴,没有再吐露半个字。
曹操默默凝视着荀彧,忽地问;“文若,莫非你也想如那八百名探子般,弃我而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