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指挥员立刻命令。
“援助物资来了,赶快发出指引。”
随即,松花江两岸燃烧起两排火光,作为指引。
同时,岸边的抗联战士也将能在结冰江面移动的工具拿出放在冰面上。
那是木头做的爬犁,可以拖动,用来放置物资最合适不过了。
他们仰头看向天空,等待着。
............
冰面空投,方文是第一次做。
主要问题是开舱空投外部强冷空气灌入导致内部实施人员能否适应。
他控制飞机转向,与松花江对齐,然后降低高度。
当机身降低到1000米高度后,发动机负荷猛地提高。
强劲动力下螺旋桨加快转速,以动能提升浮力。
随后发布指令:“打开后舱空投门,进行滑轨空投。”
这是又一个改造设计。
后舱增设了一个滑轨,物资箱放在滑轨上,一个个滑落出空投门,掉落的同时扯断了降落伞开关,自动在空中开伞。
已经回到后舱的潘家峰带着三位红军飞行员,分别在机舱左右位置转动绞盘,空投门由此打开。
零下十多度的狂风吹入舱内,4位就算是穿着一身加厚防寒服也不由感觉寒冷。
但现在不是关心冷不冷的时候,空投已经开始了。
一箱箱物资从滑轨上落下,4人也在后面忙碌着。
3名红军飞行学员将物资箱放上滑轨,潘家峰则负责将连接降落伞开关的细线挂在上段钢管上。
在大家一同努力下,这个并不复杂的操作持续进行着。
...........
天空中的飞机沿着松花江河道飞行,空中一朵朵白花开放,最终掉落在江面上。
这些全都是援助物资,抗联士兵们开心的拖着爬犁在江面上奔跑,将一箱箱物资收集起来放在爬犁上。
物资真多啊!一箱接着一箱,铺满了江面。
这一晚,东北抗日联军正式成立,这些物资就是最大的庆祝。
...........
半个小时后,空投结束,所有物资投放完毕。
潘家峰连忙和三位红军飞行学员一同将投放口关闭。
在绞盘转动下,投放口合并,舱内总算是恢复了温暖。
潘家峰拿起机内有线电话报告:“总经理,已经完成空投,可以返航了吗?”
方文想起之前看到的奇怪日军车队,回复:“别急,再去一个地方。”
他控制玄冥号转向,向着车队的方向行去。
车队去的是西北方。
方文按照同样方向飞行,很快与之交叉。
他顺着车队继续往前飞,抵达了车队的目的地。
那里就算是深夜,依然火光通明。
机械感知状态下,方文以特殊的飞机视角看到了下面的景象。
那里从地图上判断应该是边境。
如今日关东军竟然在建造巨大的要塞。
这些要塞明显是用来防御苏联的。
可现在开没到全面开战时期,为了日本人就提前大兴土木建造这些要塞呢?
不会是因为自己伪装成苏联战略轰炸机的事情吧?!
方文心中诧异,准备返航。
这时,下面却出现了混乱,警报声中,探照灯对准天空。
十几个探照灯照射下,一个灯柱扫过玄冥号,从而显露出踪迹。
方文顿时心中一紧,控制飞机做出一个转向爬升动作。
就在同时,地面上射出几行高射机枪弹影。
专门对付飞机的高射机枪,高空射程2000米以上,形成一片交织火网向玄冥号围绞而去。
显然,日本人已经对两次夜间轰炸有了足够的重视,在这次重要军事设施安排了足够的对空力量。
或许,他们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
但对方文来说,做出预判性飞行调整后,那些子弹已经不可能再射中他了。
高射机枪是一种自下往上射击的攻击手段,它拦截的是前后飞行的飞机,却对爬升没有办法,方文的转向爬升动作将玄冥号带到了3000米以上的高度,成功躲过了这次埋伏。
躲过日方陷阱后,方文准备返航。
但考虑到自己的伪装,他特意往苏联方向飞,然后绕了个圈子,从察哈尔省边境返回境内。
..........
巨型边境要塞中,两名军官对本次行动极为不满。
“我们失败了,为了对付这家神秘俄国轰炸机,我们准备了这么多,还是让它跑掉。”
“是啊,这么低的高度,完全是在我们的火力范围内,竟然还没有击中它,显然俄国的轰炸机性能很好。”
“不要气馁,下一次它一定逃不了的。毕竟我们已经有了雷达。”
“是啊,雷达真是个好东西,要不是它我们也发现不了。今后的战争肯定会有更多这种先进设备出现,我们必须多做准备。”
“是的,但失败就是失败,失败了我们俩必须为此负责。”
“对,立刻向军部报告此事。”
...........
东北空投结束,方文驾驶飞机返回了仰光。
但接下来,在仰光呆不住了,精英航空队的人选必须开始招募。
为此,方文带着潘家峰和三位红军飞行学员前往泰山航空武汉总部。
一行人来到武汉,方文从飞机出来第一件事就是直接找到训练中心的邵思慎。
见到邵思慎,方文与其单独交谈。
“我带来的三个飞行学员,要拜托你重点教育,他们是我准备成立的精锐航空队成员。”
邵思慎惊讶:“精锐航空队?作战的吗?”
“对,专门与日本空军作战的。这三位各方面素质不错,就是没有基础,希望你和潘家峰能多帮助他们。”方文回道。
“没问题。可惜我这手和腿废了,要不我也想参加。”邵思慎不由感慨。
“你在广州航空队的战友中,有合适的吗?”方文问道。
“取消编制,并入国民空军了。这条路招不到人的。”邵思慎回道。
是啊,军队飞行员怎么可能加入一家民航公司的战机编队。
方文思维发散,思考着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能为自己所用的飞行员。
母校南苑航空,学长们除了文职外,很多都飞民航机,技术有点差距。
3年前在杭州笕桥成立的中央航空军官学校,就更别想了。
难,能找到的飞行员,大多技术不过关,技术好的各家都抢着要。
这是目前的现状,华夏飞行员资源匮乏。
所以方文才会大规模生产低速水上飞机,那样飞行员的要求才会降低。
但光有低速机飞行员是没有制空权的,还是要能在空中干仗的高速机飞行员与日空军肉搏的。
没有头绪的他将三位红军飞行学员交给邵思慎,准备回家去。
在国外几个月了,好久没见妻子,这次回来怎么得也要多待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