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给日军生产飞机的是三菱,中岛,川崎三家。
这两年,三家爆发式的给日军提供了很多战斗机型号。
但在轰炸机领域出现了些变化,或许是因为方文之前破坏了德日交易,日本竟然没有选在采用德国技术生产轰炸机,而是从别的渠道弄来了大型水上飞机技术,计划制造重型水上轰炸机。
这是一个骑脸的计划,就是看白了目前华夏的空中力量不足。
当然,他们不会让轰炸机编组去冒险,也有高速战机守护。
那些高速战机才是方文的航空编队要重点应付的。
看着手中的情报资料,方文感到了压力。
1933年
Ki-1三菱九三式水上重轰炸机
Ki-2三菱九三式双发轻轰炸机
Ki-3川崎九三式轻轰炸机双翼
1934年
Ki-4中岛九四式侦察机双翼
Ki-5川崎战斗机
Ki-6中岛九五式二型教练机
Ki-7三菱教练机
Ki-8中岛战斗机
1935年:
Ki-9立川九五式一型练习机
Ki-10川崎九五式战斗机双翼
Ki-11中岛战斗机
举国备战的日本,竟然在九一八事变后用3年时间完成了十多款军用飞机的研发和投产。
反观国内,国民政府用了3年时间在剿共,内政、军事没有任何建树,还丢了华北的驻军权。
一进一退,还没全面开战,就看出了强弱。
方文眉头紧锁。
以日军这种军用飞机的开发力度,恐怕两年后会有更高性能的飞机。
他的判断并非没有原有,玄冥号在东海用预判射击击落的那架舰载机是试验机,还没投放不在这些情报中,速度就已经上了400多公里每小时。
也就是说,未来全面开战后,陆海空的日空军,都将换装成速度将会在450公里每小时以上的高机动性战斗机。
日战机的速度是牺牲防御和内部结构简易化换来的。
方文可不想那样。
他选择了另一个方向,以更高的马力来强化飞机。
这样的飞机才能抗又能打。
那问题来了。
普惠的星型发动机,还是艾里逊的v型v1710发动机入手呢?
方文回想着自己使用两款发动机后的感觉。
普惠的星型发动机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功率密度高等优点。同时,其多缸设计也有助于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艾里逊的V-1710发动机采用了V型排列和液冷系统,使得发动机在保持紧凑结构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运行温度,提高发动机效率。此外,其独特的设计元素如双紊流型冷却套、环形凸起窄带等也为其带来了良好的性能和耐用性。
而从结构设计上看。
星型发动机的特点是其多个汽缸围绕一个中央曲轴以星形方式排列,这种排列方式使得发动机结构紧凑,空间需求小。
V-1710的12个汽缸被分为两组,每组6个,以V型方式排列,这种排列方式有助于减少发动机的总体长度和高度,同时保持较低的振动水平。
似乎差距不大,并且V-1710的马力还比普惠R-1340黄蜂发动机高一些。
但最终方文却选了普惠R-1340黄蜂发动机。
原因1,手里最多的资源就是普惠R-1340黄蜂发动机,选它才现实。
原因2,方文突然发现,这种引擎还有提升能力的可能。
他在想,一个星型发动机可以产生800马力的动能,那两个星型发动机做并列同步运动,能否创造1600马力以上的动能呢?
这种设想,方文觉得是可能的,毕竟星型发动机的动能来自于其气缸数量,现有机械技术做到9缸星型发动机已经到头了,但同时并列两个9缸星型发动机,并非不可以实现。
在对高效动能的追求中,方文决定尝试下。
他将两个九缸普惠R-1340黄蜂发动机连接到一个轴承上。
但这种效果并不好,就算进行了机械联动的改造,却还是出现两个发动机做功不同而产生了损坏。
而且,方文还发现,两个8缸发动机如果为了节省空间而结合在一起,就算是产生了很强的动力,也会有同样级别的热能传导,那需要更好的热传导方式才能保证正常运行。
看来,光是靠自己是没办法做出想象中的高能发动机的,他选择直接与美国那边联系。
..........
电报发到了美洲,却不是普惠公司,而是给林水旺。
收到电报后,林水旺很是惊讶电报内容,随即换上正装,去拜访惠特尼家族夫妻。
他到了美国中部地区的一个贵族式庄园,与惠特尼夫妻见面。
康纳·亚历山大·惠特尼很开心的接待了他。
“林水旺,欢迎来到我的庄园。”
他妻子艾莉森·格蕾丝·惠特尼也从楼上下来迎接:“一看到你,就想起了我们共同经历的冒险,那是我们这辈子最惊险的经历了。对了,方先生回去了吗?”
“回去了。这是是他让我来的。”林水旺回道。
一听是方文,惠特尼夫妻很感兴趣。
随后,林水旺按照电报里面的内容说道:“莪们总经理对飞机制造很感兴趣,最近他在研究如何提高飞机性能,其中就包括发动机。你们普惠的发动机他特别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什么事?”康纳·亚历山大·惠特尼也感兴趣问道。
“目前的9缸发动机应该是普惠的极限,如果还想提升,就得变成双引擎并列,也就是18缸发动机,他认为你们普惠应该已经在这方面有了研究。”林水旺按照脑中的内容回复。
“等等,我打个电话。”康纳·亚历山大·惠特尼暂停交谈,起身走出客厅。
过了一会,他走回来。
“确实如此,我们刚开始研究18缸双引擎发动机,但那很复杂,难题很多。”
“总经理说,难题应该在散热,燃烧室优化上。如果你们想要提前研发出16缸双引擎发动机,他有办法,但发动机必须优先卖给他。”
林水旺说出了方文的要求,就等对方答复。
(二战最强星型发动机:普惠R-2800双黄蜂引擎,日机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