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怀亮不无惊诧的看着面前这个胆大包天的女人,又看看李贤。
李贤虽然依旧不动声色,但很明显没有了之前的冷冽阴郁之色。他饶有兴味的问赵氏道:“你一直说让我救他们两个人的命?”
“是!”
李贤道:“事情闹到这么严重的程度,不可能没有人犯错,而黑齿常之劫持了你的夫君,你居然相信他?”
赵氏道:“臣妾……”
李贤道:“抬起头来说话!”
赵氏怔了一下,直起上身,不卑不吭的道:“大王,臣妾相信的是雍王殿下。”
李贤和郭怀亮对视一眼,同样莫名的笑。
赵氏继续道:“臣妾相信雍王殿下治军严明,相信雍王麾下的将军们自律甚严,更相信他们即使犯错也一定情有可原,至于英王殿下……”
赵氏犹豫着顿了顿:“我了解殿下,他做事冲动,从来不为下属考虑,骄横跋扈惯了,并不会……并不会……”
赵氏紧抿着嘴,垂下眼敛。
李贤长身而起:“我们去看看。”
李贤在听到黑齿常之的名字时,隐隐有些可惜,这可是历史上有名的藩将,也是大唐的名将之一,要知道现在大唐可比不了大唐开国之初,那个时候,大唐名将如云,良某如雨。
可问题是,随着大唐越来越稳定,世族门阀把持着地方政治,关陇门阀把持着军队,底层士兵,晋升渠道越来越狭窄,这就造成了大唐将领匮乏。
像薛仁贵一样的寒门出身的将领并不多,为什么呢?因为政治环境造成的,因为大唐其实也在内卷,而且越来越严重。
从郭怀亮就能看出来,他的祖父郭孝恪是第一任安西都护,在庭州也好,焉耆也罢,很多地方都遇到了郭孝恪的旧部,这个郭孝恪已经死了二十多年,他的影响力还在。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李贤无论如何也不想让黑齿常之冤死在自己手里,这件事必须妥善处理,但愿黑齿常之有点脑子,别把李显给杀了。
一旦杀了李显,谁也护不住黑齿常之,别说杀了,就算是李显伤了,这件事也无法收场。
赵氏惊喜的抬起头,满含感激的视线追随着李贤挺拔的背影。
“谢大王!”
……
长安城,立政殿内,李治原本靠在软榻上,看着一旁的武则天批阅奏折,大唐太大,让李治闹心的事情不少,高丽那边一直没有取得较大的进展,而安西也没有新的消息传来。
其他各地的消息,让李治听得那是昏昏欲睡,不多时,李治就躺在软榻上酣睡起来,武则天轻轻给李治盖上被褥,就坐在一边批阅奏折。
突然,李治惊醒,他一头冷汗。
李治嗷的一嗓子,差点把武则天送走,武则天看着李治满脸汗水,就急忙起身,过来递给李治一条帛巾。
惊魂未定的李治喘息好一会才安定下来。
武则天倒没有上前赶紧安慰李治,她知道李治好面子,这事需要李治自己消化。
好不一会儿,李治望着武则天道:“刚才做了个噩梦,梦见六郎在安西龟兹城下受伤。”
武则天道:“陛下,梦是反的,六郎吉人天相,陛下不必担忧。”
李治点点头道:“现在什么时辰?”
武则天看了看水注道:“马上戌时三刻了,(晚上九点四十五)”
李治微微一愣:“媚娘,这么晚了,你为何还不去歇息?”
武则天的目光往案几上堆积如山的文牍上一扫。
李治有些不好意思地道:“都怪朕这身体,辛苦媚娘了!”
武则天想了想,将案几上的军报递给李治。
李治三两眼看罢,一掌将军报拍在案几上:“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武则天道:“刚刚送来,陛下如何看待此事?”
这份奏折是箕州录事参军张君澈等告刺史蒋王恽及其子汝南郡王炜谋反。蒋王李恽是李世民的第七子,也是李治的异母兄,其王氏,算是李世民诸子之中,小透明的存在。
李治想了想道:“此事还有谁知晓?”
武则天道:“这是门下省转呈上来了的,想必政事堂诸相公都知道了!”
李治道:“命政事堂相公堂议!”
李治说着就起身,有些埋怨道:“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不叫醒我,媚娘,你误朕大事!”
李治匆忙出去。
武则天则动也没动,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在武则天看来,李治就像那个啥,又当又立,如果不相信蒋王李恽谋反,何必如此?直接留中不发就可以了,或者是下旨申饬箕州录事参军张君澈等。
此事自然不了了之。可李治却让政事堂诸相堂议,这不就是摆明了要重视彻查此案吗?
只要李治愿意查,怎么可能查不出来问题?李治的态度,就是风向标,愿意揣测上意的人太多了。
怪不得都说,伴君如同伴虎。
李恽他谋什么谋反?就凭他是箕州刺史?
要知道李恽现在连都督都不是,手中没有半分兵权,虽然箕州刺史有指挥箕州折冲府的权力,他难道就凭一个折冲府,而且还是下府八百人马,就能推翻朝廷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