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望着沉默不语的武则天,她神态慵懒,摆了摆手,示意李贤不要紧张。
李治拍了拍自己的胸口,一脸认真地道:“六郎,你的能力,阿爹看在眼里,你出可为将,入可为相,如果不是你太年轻,一个仆射,跑不了你的……”
李贤苦笑道:“那天也是多吃了两盏酒,脑袋发了昏……”
李渊端着酒盏,打断了他:“可不是……可不是……你阿爹我还没糊涂……我告诉你……六郎,你那个司马……叫王方翼……是吧?他不是好人,私通吐蕃……这是多大的罪过?”
李贤微微一愣,一脸难以置信地望着李治。
李贤拍着李贤的肩头,嘿嘿笑了起来:“若不是看在六郎的面子上,他的脑袋……早就没了……六郎,你是朕的儿子,朕相信你,你只要有信心用好他,朕饶他一命!”
说着,李治再一次将盏中的酒浆一饮而尽。
李治的眼中,波光闪动。
这一刻,他再一次向武则天妥协。
武则天愿意跟他换子,用一个宰相换一个王方翼,李治太亏了。
无奈之下,李治决定撤回处斩王方翼的圣旨,当然这不算是圣旨,因为门下省没有用印,只是中书舍人的一个草稿而已。
李贤望着武则天,他知道历史上,因为王皇后的原因,王方翼一直被武则天打压,直到王方翼死,他都没有做到宰相的位置。
王方翼是一个名将,也是一个能臣,因为武则天,他这一辈子得不到重用。
李贤明白,王方翼的命运改变,是因为自己,武则天为了自己,放过了王方翼,武则天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政治家,她知道什么选择对自己更有利。
这才是武则天的高明之处,就算李治向他妥协,阻止张文琮入阁,可武则天肯定告诉了张文琮,她会提拔张文琮,因为李治和张文瓘的阻止,他只会嫉恨张文瓘,也会嫉恨李治。
当然,张文琮估计也没有胆子嫉恨李治,可他绝对会向武则天靠拢,成为武则天的人,哪怕没有成为宰相,收了一个工部尚书,武则天怎么算都不算亏。
李治拿起另外一份圣旨道:“六郎,朕给你一个机会,你好好把握!”
李贤看了看手中的圣旨,这是一份由中书省中书令戴至德用印,门下省侍中姜恪用印,兵部用印的合法圣旨。
诏命李贤为左卫大将军、凉州大都督,兼任凉州道行军大总管、以讨吐蕃,匡复安西!同时,担任李贤副手的是检校左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他担任洮州道左二军总管,以单于都府护长史裴行俭为右二军总管,兼任凉州道行军总管府长史。
李贤看着李治给他配的这个阵容,相当豪华。
契苾何力自然不用说了,虽然是铁勒人,为大唐征战四十余年,从无败绩,裴行俭也是高宗朝有名的将才。
李贤躬身道:“谢父皇,儿臣绝辜负父皇期望!”
这一仗,李贤明白李治的意思,裴行俭和契苾何力为主,他其实就是吉祥物。
李治道:“出兵之事,暂时还不行!”
“秋粮不是已经去库了吗?”
李治叹了口气道:“江淮大水,关中大旱灾,受灾百姓数百万计,四十余州,还需要朝廷赈济,国事艰难,怎堪如此!”
李贤望向武则天:“儿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这里又没有外人,有什么当讲不讲的?”
李治其实给李贤画了一个大饼:“朕可以任命你为行军大总管,负责征讨吐蕃事宜,但是粮草需要你自己解决!
李贤有这个能力解决吗?
李治心如明镜,李贤肯定没有这个能力,但是武则天有。
武则天背后的太原武氏,虽然被武则天自己搞七零八乱,她的背后还有弘农杨氏,也就意味着,武则天可以通过弘农杨氏解决粮草不足的问题。
李贤一脸认真地道:“现如今大唐最大的问题就是租庸调制(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做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做调),朝廷从民间收上来的粮食和布帛,可使朝廷财用不辍,练兵、济民,皆可从容,然而,无论粮食,还是布帛,储存、转运都不方便,也都会产生大量消耗。铸造钱币可以使朝廷威信恩义,著于四海,只是……”
武则天诧异地望着李贤:“只是什么?”
这个答案也是李治想要知道的。
这就是武则天的聪明之处,哪怕陪着李治召见李贤这个儿子,她在一般情况下,都不说话,任由李治主导这次会谈。
李贤笑了笑道:“阿爹,阿娘,想必都知道,何为天下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