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7章 美和两翼(2 / 2)一只酱香苹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因此,最终认为相比多元化发展,分拆业务能为股东带来更大利益。

港岛一份报纸曾一语双关地将牛奶公司称作港岛置地的摇钱树,可惜市场不景气也波及了这项业务。

八十年代中,牛奶公司常务董事白豪运(Owen Price)也全力出售其非核心业务。

牛奶公司出售了航空餐饮和新加坡 Fitzpatrick's超级市场的股权(1993年在收购冰及冷库有限公司(Ice & Cold Ste Co. Ltd.)时,Fitzpatrick's超级市场为收购的一部分而被回购),又从港岛百佳超级市场的价格战中坚持下来。

此后,港岛置地在牛奶公司上市前,为其注入美心集团 50%的股权,这剂强心针增加了牛奶公司的资产净值。牛奶公司在港岛重新上市并在百慕大注册成立,之后开始上市交易,此时恰好是牛奶公司创立100周年。

文华东方以文华东方国际有限公司之名分拆出来,自此文华东方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酒店品牌

旗下管理和在建的客房量超过 11 000间。由怡和与港岛置地成立,各拥有一半股权的置和兴业有限公司(Chi Wo Properties Ltd)转由怡和拥有,以便港岛置地专心发展核心物业

同年,港岛置地出售湾仔的夏悫大厦和海军大厦,以及铜锣湾的温莎公爵大厦,将净负债调低至股东权益的6%。

港岛置地重新成为港岛最具实力的公司之一。港岛置地当时的财务总监,后为怡和大班李舒(Nigel Rich)结构重组让投资者获得更为明确的目标,也为怡和带来重大价值。

其原理是,港岛置地牛奶公司和文华东方三家公司独立上市后,价值总和比它们合并为同一个集团时更高。

管理层当然希望公司业务不断壮大,分拆业务绝非管理层所愿,但对股东而言,这却是更有利的作法。

港岛置地是否有人因这一改变而感到后悔呢?当然,有人觉得惋惜,但同时也有人认为这是公司求存的唯一出路。

另一方面,有人提出只有家族企业、放眼长远发展并怀有始终领导市场的抱负,才能在八十年代有如坐过山车般的形势中挽救港岛置地

公司还要面临两项挑战,如何处理与怡和交叉持股的安排,以及怎样防范其它华资地产开发商对港岛置地持续不断的收购。

亨利·凯瑟克和李志勋爵在伦敦伦巴第街的办公室里想出一个重新审视整个架构的办法。

新大班包伟仕(Brian Powers)是位聪明的商业银行家,他想出了如何落实的方法。那需要以无比的决心做出一连串巧妙安排,我们每次将股份分拆,就要同时安排后备持股,以确保无时无刻都牢牢掌握着控制权

结果,怡和策略控股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成为港岛置地文华东方和牛奶公司的主要股东。

港岛置地与其一手创办的酒店集团,以及曾经接管的零售和饮食集团,在怡和旗下鼎足而立。

既要防范多名港岛华资开发商组成的企业联盟觊觎,又要应付不时传出怡和为港岛置地物色买家的谣言,面对这样的复杂局势,港岛置地步步为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