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1979年在内地还没有民营企业和民营资本,资本主义尾巴都被割掉了。
所以新界的租约期限存在问题而导致新界的土地开发商们越来越左右为难。
任何买这里的业主不得不要慎重考虑,1997年到期后,房子怎么办?而对于要投入重金参与拍地的开发商来说,这就变成了一场豪赌。
所以新界土地拍卖变成了一个难题,没有多少开发商愿意参与拍卖,大家都在观望
原历史是在大家还在观望时,精明的李佳诚将目光投向国营企业华润公司,然后拉上几位地产商分担风险。组建魏城公司
李佳诚长江公司联合联邦地产,大宝地产以及华润公司(华润51%、大宝地产25%、长江12.5%及联邦地产5%的股权)组成魏城公司开发新界卫星城,来解决港岛人口暴涨的住房问题。
李佳诚的想法很简单,就出点钱躺赢,不论这里被内地收回国营化,这点损失都能接受,要是开发出来,就能赚十多倍的回报,值得冒险。
但是没开发经验的华润,就迟迟不动手
港府见新界没动静,1982年7月,港府宣在动用22.58亿港元,收回天水围488公顷的土地,而将其中的40公顷作价8亿港元批给魏城公司,要求巍城公司在这块40公顷的土地上建成价值14.58亿港元以上的建筑,并负责清理448公项土地,以交付港府作土地储备。
后来可能是提前收到风声,李佳诚又偷偷收购大宝等地产商的份额。
所以知道历史走向的陈易峰在后面给策略给方法,以【新界工业信托】提前获得了488公顷的土地
然后把工业集团的大部分工厂转移到天水围,修建工业园(这么大的土地,不需要修建工业大厦向上要面积)盖个铁皮厂房,三层的住宿楼花不了多少钱,土地先占下来再说,避免港府收回去。(三层的住宿楼都不用打地基,打几根柱子加几块砖头,不要太便宜)
然后以低廉的价格租给工厂主,吸引工厂主入驻。反正是租的,工厂主当然不怕到期问题,这一切的风险都由新界工业信托承担了。
和修建简陋的配套住宿楼,和简单的社区商业中心。如此条件下,既能解决住宿问题,又能解决工作问题,你说港府同不同意?三年时间还不足以改变新界的面貌?
等主角掌权,新界打造工业科技城还难吗?仿佛一切都刚刚好,90年代科技爆发。
1979年包玉钢已经预感到航运业的商业环境陷入了低迷期,抱以悲观态度。
其他船商认为,下滑只是暂时现象,并抱以乐观的态度,没有准备太多的应对措施。
“岳父,我们准备收购那家公司”吴光正看着在发呆的包玉钢问道
“还没想好,能承接我们资产的公司有限,要慎重考虑”
环顾港岛一圈发现九龙仓公司最为合适的对象,有港口业务刚好与航运有衔接,不过可惜已被陈家四年前收购,以绝对的控股,没机会。
当年他还对陈家的经营方式嗤之以鼻,撑不到下一次经济危机,结果人家硬是吃尽航运红利顺利上岸。
四大洋行,太古公司掌控力太强,会德丰公司是他合作对象下不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