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9章 另辟蹊径(2 / 2)要零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我们看来,这批代工的货物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都可以正常使用.”

王德明没说话,等着领导的下文,果不其然,领导来了句但是。

“但是,香江那边以我们没有按照标准化来进行生产拒绝收货。”“对方说,如果集成电路不能标准化,香江那边没有办法进行快速组装。”

这也是个问题,王德明之前也是了解过一点,国内的工业最开始是学习的苏联。

苏联产品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傻大黑粗,或者说差不多就行。

所以国内的很多工厂在生产上面,并没有太过于追求标准化。

王德明记得前世德国大众的桑塔纳汽车落户沪市的时候,有文章说国内竟然连螺丝钉都没有办法提供?

后来还是大领导不断的关怀下,从整车的组装开始,一点点的进行国内标准化建设。

从最开始国内只有0.83%的自由产品,到最后全部替代,这条路走了将近20年。

“德明同志,你看看是不是跟香江那边说一说,这一批货物还是收了?不然这些工厂没有办法进行接下来的生产。”

“好,领导,这个问题,我一并与环球电子谈。”

信息产业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怎么重视都不过分的。

王德明深知,国内在芯片领域被卡脖子,一年至少进口4000亿美刀,还买不到最好的芯片。

如果不是华为逆流而上,国内的芯片产业,和电子产业,真的是岌岌可危,只有低头一条路。

所以,即使国内目前的代工还有些问题,王德明也不会放弃。

国庆之后,王德明回到香江第一件事,就是把环球电子的设计人员,还有工程师召集起来,询问国内代工的事情。

环球电子的的总设计师是之前德州仪器出来的。

谈起德州仪器,不得不说台湾的台积电。

台积电的创始人就是德州仪器的副总,拉了一票人回台湾,然后发展到全世界最大的芯片加工企业。

这个年代,美国的英特尔在芯片和电子领域还不是最好的。

最好的是摩托罗拉和德州仪器。

“史密斯先生,真的是标准化的问题?”

史密斯点点头,“如果按照我们德州仪器的标准,这些产品最多只有10%的良品率。”

不等王德明发问,他继续解释道:“如果我们接收大陆那边的集成电路板,我们的香江的组装工人们,很难将最终的收音机和电子表组装起来。”

“很难就是说还有可能?”

史密斯一愣,点点头,他连忙说道:“boss,可是这会耽误我们的生产。”

“而且,即使我们生产了,美国那边也不一定会收货,到时候我们损失的会更大!”

王德明笑着摆摆手,“谁说我要把这一批产品卖到美国的?”

所有人都愣了。

王德明指了指北方,“你们知道大陆现在最流行什么么?”

“你们谁去过中英街?”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