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6章 通货膨胀(2 / 2)要零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过呢,我从小是在京城,后面才去的香江,更有发言权。”

“一个地区要想发展,肯定是要先发展经济,香江不就是么?现在的人均年收入已经超过2000美元。”“啊!竟然这么多!”

此时中国城市里的人均月收入也就30、40块,折合成美元也就几块钱,差距不可以道理计算。

“这么多钱怎么的完?”

这是她们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安宁撇了撇嘴,“怎么可能?”

她掰着手指头一点点的跟她们算账,“平时一碗面就要十几块,还有住房,还有看病,读书,可都要钱。”

“尤其是房子,香江现在800多万人,至少有200多万人在等着政府的公租房。”

“商品房,他们是万万买不起的,一间房子,一个平米就要1000美元。对了,香江是算平方尺的,1平方尺2000多港币。”

听着安宁对香江生活的描述,跟她们的认知更加不符合,各个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要知道国内这年代还是以计划分配制,各种票据层出不穷。

但是生活成本却低,真正节俭的人家,几块钱就够生活一个月。

更何况住房虽小,却是国家分配,一个月只需要一点点的租金。

至于医疗,工人看病免费,全部报销,就是农村,也有赤脚医生,看病也有互助金可用

来自甘肃的大姐脱口而出道:“这西方的资本主义当真不堪!”

“还是咱们国内社会主义好!”

这一番话倒是没有任何异议,得到其他几位女同学的赞同。

不过转瞬就有一位女同学叹气道:“只不过最近两年怎么国内物价上涨这么厉害?”

“之前我一个月5块钱生活费就够,每个月还可以买几本书,看几场电影,自己偷偷改善生活.”

“可现在市面上什么都贵,本来我看中一件衣服,之前标价18块,可上次我去看,都已经要34块了。”

“是啊.”年纪最大的女同学更加皱眉,“我之前一个月可以往家里邮寄10块钱,自己还有剩余,可现在.安宁,你知道的多,又在香江生活过,知道什么原因么?”

这一点安宁跟她父亲王德明还真的聊过。

王德明也是为了让她学到的知识理论相结合。也是让她知道,所谓经济学,随便听听就算,什么经济理论,也都是马后炮而已。

也都是各自代表着一群人的利益。

安宁想了想,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咱们国内新开很多大项目,报纸上报道很多回,这个你们应该清楚吧?”

现在整个大中国都是工地,从78年开始,全国正在建设的大项目有1100多个。

老大人尤不满足,又大手一挥,利用外资怎么能缩手缩脚?再来800个!

现在国内像是宝钢一样的大项目,差不多有2000多个。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