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话音一落,眼神瞬间就变得坚定了起来。
他之所以感到失落,是因为一场不论怎么打,都会出现牺牲的战争,他终究是没能成功避免。
而他之所以坚定,则是因为牺牲二字,才是他们这些身披甲胄之人的宿命!
既然战事无法避免,那就积极作战,争取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战果的同时,杀他个酣畅淋漓。
“传,本帅军令!”
“所有舰炮,以最远射程开始,每五十步递减,三段式矩阵射击准备。”
“在我即将抢滩登陆的将士接战之前,尽可能的用大炮消灭敌人!”
徐达话音一落,一名传令兵就拱手而去。
紧接着,他又看向一名传令兵道:“传本帅军令,所有投石机,最远射程抛投火油罐,在敌我之间,先行构筑一道火墙,立即执行!”
这名传令兵拱手而去之后,徐达就直接看向了站在他身边的这位,身披鎏金亮银明光铠的兼职传令兵朱棣。
徐达看着朱棣,严肃下令道:“你去选拔我舰将士,登上网梭船,抢滩登陆,你也一起去!”
朱棣先是一愣,紧接着就果断抱拳道:“末将,领命。”
朱棣走后,徐达又再次下令道:“传令各舰,选派将士登上网梭船,抢滩登陆!”
传令兵走后,朱元璋这才用充满‘意见’的眼神,看着徐达道:“徐帅,咱这儿子在攻打南朝海军的抢滩登陆战之中,就已经累到晕了过去。”
“这一战,就免了吧!”
与此同时,他又在心中气急败坏的暗自说道:“好你个徐天德,你竟然敢让咱的儿子,继续去干那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买卖?”
“他不是你儿子是吧?”
“他不是你儿子,可也是你的大女婿,你就那么想你大女儿守活寡?”
“如果咱这儿子有什么三长两短,咱不仅要让你大女儿守活寡,咱还要让你家徐妙锦出嫁当道姑去。”
“还想嫁给他叶青,嫁个屁......”
徐达自然知道朱元璋说这话的意思,同时也知道朱元璋一定在心里把他给骂上了天。
但他还是要权当朱元璋的话是耳旁风,还是要坚持这么做。
想到这里,徐达就用余光看向叶青的同时,在心中对朱元璋暗自说道:“老哥哥,我这一回是对得起你,也是对不起你了。”
“之所以对不起你,是因为我让你儿子冒险了!”
“可我必须这么做!”
“因为我知道叶老弟很喜欢他这个徒弟,只要他这个徒弟去干这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买卖,他就会再派他的‘影子护卫’去一边保护他,一边教他功夫。”
“有这么一个高手出战,这些老百姓的儿子,就会少死不少人。”
“他们也是爹妈生养的孩子,他们的家里,也有妻儿老小在等着。”
“可我这么做,也绝对对得起你!”
“就凭你这儿子可以再次得到‘影子护卫’的教授,就算是对得起你了!”
“当然,也可以算是对不起你,因为我也是在让我的大女婿变强,我得历练他,我得让他成为第二个我!”
“......”
想到这里,徐达就看向朱元璋道:“年轻人,这么怕苦怕累干嘛?”
“放心,没问题!”
朱元璋一听这话,再看在场的这么多人,也只是不大自然的笑着点了点头。
而此刻,
叶青却是猜到了徐达的部分用意。
叶青看着徐达的背影,心中暗道:“我的徐老哥,你把心眼都用到我的身上了。”
“我知道,你想通过我这个徒弟,让我再派‘影子护卫’出战,从而进一步减少将士的牺牲!”
“其实,就算我这徒弟不出战,我的‘影子护卫’也会出战!”
“......”
想到这里,叶青再看那正在窜动的林子之时,目光之中,也再次出现了浓郁且嗜血的杀意。
可紧接着,他就再次伸懒腰道:“我猜,还和打南朝之时一样,我们的先锋和他们接战之后,你们这些武夫,也该去过手瘾了。”
“我这种文化人,不适合做这种打打杀杀的买卖,我回舱房睡觉去了。”
话音一落,叶青就一边往回走,一边打哈欠。
而徐达听着他这番和当初打南朝之时,几乎一模一样的说辞,也是暗自一笑。
他知道,影子护卫出战这件事,已经是非常的稳了。
其实,他也很好奇那个打得蓝玉变稳重,打得倭国南朝战兵死状难看的独臂黑衣武士,到底长什么样子。
但他也知道,他叶老弟不说,自然有他的道理。
也因此,他也权当不知道就行!
也就在叶青回到舱房,并关上房门之时,所有的舰炮和舰上投石机,就都按照徐达的军令,做好了准备。
与此同时,各舰也正在选拔即将登船抢滩的将士。
帅舰甲板之上,
朱棣看着除了炮兵之外的各兵种战兵,严肃道:“家有老父母者,出列!”
“家中独子者,出列!”
“家有妻儿者,出列!”
“家中儿女尚幼者,出列!”
朱棣看着没有出列的士兵,正要下令让他们去底舱登船。
可也就在此刻,这些已经出列的,本可以不用冒险的士兵,却是当即就反应了过来。
还不等朱棣下达最终的命令,他们就全部回到了队列之中。
朱棣皱起眉头的同时,瞬间就把目光锁定在了,第一个退回队伍的将士身上。
他看了看他的甲胄形制,一眼就看出来了他的军职。
这名带头抗命的将士,乃是一名总旗官,一个仅比小旗官大那么一点的基层将领。
“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的兵将?”
这名二十多岁的军中总旗官,出列之后,目光坚定道:“禀将军,末将为原宁波府,象山卫,第二千户所,第三百户队总旗官,张炯峰!”
“现在是宁波府海军,红军舰队,帅舰甲板近战一队队长!”
朱棣点了点头道:“我听你口音,怎么还有那么点北方口音呢?”
张炯峰严谨回道:“末将祖籍北平府,先祖乃是幽州突骑!”
朱棣在听到‘幽州突骑’四个字之后,也是心中一震。
他是万万没想到,在这尽是南方子弟的海军舰船上,还能看到华夏第一支具装甲骑的后人。
朱棣之所以对北平的历史,掌握得如此之好,那是因为他这个不久之后,就要赶赴北平就藩的藩王,针对性的研究过。
不论是北平的人文历史,还是战争历史,他都有针对性研究。
也或许是这人祖籍他封地的原因,他对这位名叫‘张炯峰’的总旗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切感。
所有人的眼里,朱棣为整理衣领道:“张总旗,我知道你想去,那就带领你的人,打出幽州突骑的气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