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
徐达却是全然不顾正在执行他军令的舰队,而是拿着那一拉那么老长的单筒望远镜,看着他面前海天一线的那艘倭国北朝海军帅舰。
他通过单筒望远镜,清晰的看到了正在飘扬的白布红饼旗,以及旗帜上的‘北’字!
“标志性的文字,皆为我汉家文字,还老是想与我汉家为敌。”
“什么是大逆不道?”
“这,才是真正大逆不道的逆徒!”
“现在,本帅就在这片海域之上,清理门户!”
“......”
也就在徐达如此思索之时,
位于倭国北朝海军帅舰,也就是一艘大号的仿唐斗舰甲板之上的长谷三郎,也在发表他的观后感。
长谷三郎端坐指战亭下,对站在两边的副将道:“这南朝请的是大明哪个沿海地区的海军?”
“他们的舰船,竟然比我们先进这么多,我半岛守卫军,竟然完全挡不住他们!”
一名副将道:“将军,大明不论是江河水师,还是沿海的海军,都非常强大。”
“我们假扮倭寇劫掠之时,就在威海卫,安东卫,灵山卫等大明海军卫所手里吃过不小的亏。”
“只是,我记得他们的舰船也没这么大呀!”
紧接着,另一名副将道:“将军你看,他们的船身在闪光,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立于阳光之下,身披银甲的巨人。”
“难得,他们的舰船四周都有甲片?”
长谷三郎一听这话,直接就站了起来,集中注意力看着海天一线的舰船。
由于他们没有单筒望远镜,再加上这片海域之上,有着不小的水雾,所以他们也只能看清轮廓,以及点点闪光。
也因此,长谷三郎也不敢肯定,这支海军舰队的舰船是否全部披甲。
长谷三朗思索片刻之后,也只是憋着嘴摇头道:“他们不可能让舰队所有舰船都披甲,这得多少铁?”
“我想,应该就是些铁条装饰,或者局部披甲罢了!”
“传本将军令......”
也就在长谷三郎准备传令之时,一个留着瓜皮月带头的传令兵,就从船头甲板跑了过来。
“报,”
“将军,他们变阵了,不仅炮舰在变阵,就连原本护在中间的载重福船,也在变阵。”
长谷三郎和他的两名副将一听这话,也是齐齐瞪大了眼睛。
对于他们来说,炮舰变阵应敌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可载重福船也跟着变阵,那就有些奇怪了。
按理说,载重福船搭载着一个舰队的物资给养,该是除了帅舰之外的重点保护对象。
他当海军将领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让载重福船参与海战的战法。
想到这里,他们三人就齐齐往船头甲板而去。
长谷三郎等人的眼里,原本‘目’字阵型的大明舰队,正在逐渐变成‘O’型阵型。
这‘O’型阵型的外圈,自然是大明的炮舰无疑。
可这‘O’型阵型之中的十艘福船,还以帅舰为中心,正在组建变成花瓣形阵型不说,还各个船头向外。
看着这一幕,长谷三郎三人,也是一脑子的问号。
“将军,对方的指战将领,怎么会如此变阵?”
“难道,他想着如果他们的炮舰挡不住我们的攻击,这些大号的福船,就冲出来和我们同归于尽?”
“......”
长谷三郎听着两个副将的言论,只是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在他看来,大明的海军将领,绝对不是这么简单。
可他也一时半会儿想不明白,这个舰队的指战将领,到底是个什么意图。
他看着快要完成变阵的大明舰队,当即开口道:“不论他们什么意图,都不能让他们变阵成功。”
“传我军令,第一军全速出击,打乱他们的阵型!”
长谷三郎话音一落,身后的众多倭兵,就吹响了他们的海螺号角。
与此同时,一名留着瓜皮月带头的副将,也齐齐大声吼道:“第一军,出击!”
也就在此刻,一头苍鹰飞过这片海域。
鹰眼之下,这片像极了没封口的大船的海域之上,已经完成合围,并全部下锚的一千艘船之中,就有两百艘仿唐斗舰起锚启航。
他们从巨大的圆形包围圈中开出,向海域中心位置的,由大明舰队数十艘炮舰围成的小圆进发。
无数的船桨快速搅动着,这些倭国北朝斗舰甲板之上,投石机正在做轰击准备,弓箭手也已经做好了火箭射击准备。
当然,那些手持绳钩的倭兵,也已经做好了随时抛出绳钩,然后拉过大船,开始近战的准备。
随着他们的仿唐斗舰越来越近,这些做好准备的倭兵,也开始啸叫了起来。
大明海军红军舰队之上,
位于五层甲板指战亭里的徐达,以及位于平层甲板之上的朱元璋和叶青等人,看过眼前的这一幕之后,又齐齐看向正在备战的外围炮舰,以及已经船头向外的福船。
“快,”
“动作要快!”
也就在他们如此希冀之时,
外围炮舰甲板之上,舰长们也开始下达一道又一道的作战命令。
而分管各兵种的副将们,更是亲自成为了各兵种的标兵。
“报!”
“我舰所有舰炮,全部做好炮击准备。”
“报!”
“我舰所有火箭兵,全部做好‘火龙出水’击发准备。”
舰长将领们听着一道又一道的军令回执,看着距离越来越近的敌舰,目光也变得逐渐深邃了起来。
终于,舰长将领们看到敌方舰队的首舰,已经达到了他们舰炮的射程之内。
“炮兵开炮,打击他们的首舰船头!”
“火龙出水发射,打击他们的后舰甲板!”
“......”
这样的军令,先后响彻外围数十艘炮舰的甲板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