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巡按监察御史黄衡,是您的门生吧?
当初还是您举荐他去的广东,评语至今我还记得!”
曹鼐顿了一下,咽了口口水,冷笑道:“才华出众,志向高洁,饱读圣人之言,行事端正清廉。
胡尚书,这就是你选的人。
好一个高洁,好一个出众。
好一个端正清廉!”
胡濙脸白的和纸一样,捂着胸口嘴唇不停颤抖,好半天才喘匀气,对曹鼐一字一顿道:“此事,若是我胡濙指使。
管教我断子绝孙,不得好死!”
话音落下,场间又陷入了死寂。
半晌,曹鼐强忍怒气道:“您今日来找我,所为何事?”
“一同进宫面圣。”胡濙靠在树上,疲惫道:“你已经猜到原因,我就不多解释了。”
听到确切的回答,曹鼐像是吞了一块坚冰一般,从心凉到了胃里,失神喃喃道;“怎么可能。
陛下年方二十,身体一向康健,怎么会在这个时候......”
“我亲眼所见。”胡濙闭上眼睛,痛苦道:“如今皇子年方三岁,就被立为太子。
若不是宫中有变,又怎会如此突然。
当务之急,是先进宫面圣,聆听圣训。
其他的事......等日后再说。”
曹鼐深吸了一口气,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沉稳模样,轻声道:“胡尚书,无论陛下旨意如何,此事我定会深挖到底。
届时真相大白,若是我错了,我必亲自上门负荆请罪。
但若是......”
曹鼐没有把话说完,极其严肃的看了眼胡濙,便拂袖而去。
胡濙却站在原地没有动,面色越发阴冷。
王振逆党被清洗后,朝中确实空出了许多位置。
但他从未想过,将门生故旧趁机塞进去。
究竟是谁,敢在这个时候行逆举?
官员、广东、故旧......
胡濙心乱如麻,根本理不出头绪,只能暗暗叹了口气,在心中默默祈祷。
多事之秋,千万不要出什么大乱子啊......
“有人在往大明塞官员?”
乾清宫中,刘邦停下了抛举朱见深,看向台阶下的朱廉,好奇道:“是谁?”
“奴婢暂时还没有查到源头。”朱廉严肃道:“但自从陛下称病起,各地突然冒出无数需要升迁调任的官员,这段时间吏部考公、文选二司忙的焦头烂额,连带着都察院也不得清闲。”
“谁推的?”刘邦一手按住朱见深的脑袋,将他牢牢按在原地,寸步不得进。
“很多,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官员,还有乡绅族老上的万民表。
京官中,所推之人不超过四品。
外官中,布政司同样不超过四品,按察司和盐运使也不超过五品。
而且...多数都是胡濙的门生故旧。”
刘邦闻言突然松手,任由朱见深跌进他的怀里,在一阵咯咯的笑声中皱眉道:“胡濙?他也和此事有瓜葛?”
“郞卫并未传来相关的消息。”朱廉直言道:“但今日有人看见,胡濙前往内阁寻曹鼐议事,最后两人不欢而散。”
“不欢而散?”刘邦轻轻敲着桌案,喃喃道:“所推官员恰好能够不经过乃公的手,都察院和吏部自己就决定了,这些人野心不小啊。
内阁那边怎么说?”
“曹鼐发现异常后,第一时间驳回了吏部的折子,并命吏部将后续的推荐封存,留待陛下决断。”
“发现异常?”刘邦随手一拎,将朱见深扔在了龙椅上,“这么说,还有不少已经批阅下去了?”
朱廉没有回话,默默将头低了下去。
刘邦想了想,又问道:“你觉得,朝中有没有人在为他们背书?”
“奴婢不敢妄言。”
“那你觉得呢?”刘邦看向朱见深。
朱见深正开心的挣扎,听到问话茫然抬起头,目光无比清澈。
“竖子,一天就知道玩,滚蛋吧,回去休息休息,等下陪乃公用膳。”
刘邦轻轻一脚将朱见深踢走,闭目沉思了片刻后道:“不必派人去各地查了,他们敢这么做,必然是有万全的准备。
看来广东一事已经吓到他们了,现在正忙着给自己找后路呢。
派急递去福建,命井源务必护住彭时周全,哪怕什么都没查出来,只要人平安回来就好。
京城之中,除了六部和内阁那的人手,其余郞卫给我盯死勋贵,若有异动,第一时间回报我。”
刘邦站起身,从旁边的书卷堆中抽出京城的地图,仔细看了看,继续道:“这段时间,宫中有没有人向外传递消息?”
“回陛下,绝无一人!”朱廉回答的斩钉截铁。
“我想也是,不然他们不敢闹这么大的动静。”刘邦拍拍手,继续道:“那就给他们添一把火吧。
传旨,召六部和内阁乾清宫议事。”
等到朱廉走后,刘邦又拿起桌上的奏折,随意翻看,心中想的却是今天发生的事。
身为四朝元老,胡濙的故旧可以说是遍布朝野上下,不少人都已经身居要职,可谓是树大根深。
但在这种时候做出这种事情,尤其还做的这么明显,完全不像是一名宦海沉浮多年的官员能做的事情。
如果胡濙不是老糊涂了,那只有一种可能。
有人想借刀杀人!
按照常理,自己如果命不久矣,肯定会选择胡濙这位四朝元老当托孤大臣。
胡濙已经七十四了,又是文官,不会出现主弱臣强的局面,是用来稳定朝局的不二人选。
现在看来,有人也想坐一坐托孤大臣的位置。
曹鼐已经发现此事,以他的性子,自己只要稍加询问,他必然会和盘托出,那胡濙必然会被排除出托孤的名单。
会是谁呢?
是曹鼐一手策划,还是六部之中另有其人?
又或者...是一群人?
刘邦挠了挠头,眼中忽然闪过一抹杀意,但犹豫了下又恢复了平静。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杀人。
自己脑中那些关于治国的法子,已经有些不好用了。
当务之急,是先搞清楚自己未来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现在不比当年,光靠着手中的刀治不了国。
想到这,刘邦长出了一口气,眼神变得极其理智。
但在眼底深处,却多了一抹忐忑。
等找个机会......先去看看史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