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啦...哗啦啦...!”
大雨就好像不要钱一样,不停的下着。
今天是星期天,也是休息的日子,六十年代的工作时间是固定的,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六天。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有一个规定,属于全体公民的假日那天是周日的话,那就要在次日补假。也就是说,周日不能占用法定节假日。
凡属于全体之假日,如适逢星期日,应在次日补假。
凡属于部分人民之假日,如适逢星期日,则不补假。
因为当时的法定休息日太少了,节假日7天,周末全年算52天,总共才59天,只占了六分之一,所以显得异常珍贵。
那会还有句流行语:“战斗的星期天,疲惫的星期一。”因为一周只有一天休息,那这一天就要被家务活,走亲访友,和孩子相处等等填满,得马不停蹄地完成之前六天落下的事情,和上班比起来还真不一定更清闲。
这样勤奋的周日过后,周一当然只剩下疲惫了。
那个时候多美好呀...不像现在,法律规定是双休,一周不能超过工作四十四个小时,但是谁会去真的落实,越活越倒退,是真的没有一点假。
何雨柱坐在家中,看着外面的大雨心中很是惆怅,要知道何雨柱是重生者他很清楚,今年的四九城会出一件大事,那就是被淹。
有人会惊讶,四九城会被淹,这不太可能吧?
事实是四九城其实一共被淹了三次,三场大雨一场比一场怕人,民间说不是好兆头...暴雨是四九城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这第一次就是五八年夏天,连续几天大雨瓢泼,老人们说,雨量最大的时候雨不是下的,而是“倒”的,如果端个海碗,打开窗户,胳膊往出一伸再缩回来,就是满满一碗水。
当时的四九城,排水能力不畅,那场大雨之后,北河沿大街都成了一片水乡洼地,什么癞蛤蟆、螃蟹、小鱼都出来了。
现在的四九城人,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出位于四九城城中心的北河沿大街上,曾有虾米小鱼在水里游荡。
后来五八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家也都知道,我们为此付出了很大也很惨重的代价。
这第二次就是今年,根据何雨柱的记忆,这一场大雨会在八月到来,当时大雨在四九城足足下了七天七夜,全四九城的雨毡子迅速脱销。
城区、近郊区河道漫溢,全线告急。
护城河水位迅速拉高,超过历年最高水位。东南护城河水位超出附近地面1米,成了罕见的地上河。大水顺着下水管道灌回下水口,一股冲劲居然把前三门大街的下水道铁盖顶起老高。
护城河以内,600公顷的积水面积无法下泄,就好像在城区里凭空添了三个颐和园昆明湖的水面,积水深度达到0.3米至1.5米。当时的三环路还是条只有两个车道的小马路。
太阳宫一带乡民养殖的鱼,都被北小河和坝河里来的洪水冲上了三环路。
正是因为那年的大水,四九城有了自己的“市区防洪排水标准”。
不知道大家在逛颐和园的时候,有没有在昆明湖东堤岸边,离十七孔桥桥头不远的地方看到一只铜牛?
它可是颐和园内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
“大禹治水”的故事大伙都熟悉,相传大禹每治好一处水患,就会铸造一条铁牛,将其沉入河中,因为牛识水性,可防河水泛滥,自此开了铸造镇水牛的先河。
后来,从唐朝开始,人们不再把铁牛沉入水里,而是安置在河岸,并一直沿袭下来。目的就是祈求风调雨顺,昆明湖的铜牛也有这个寓意。
乾隆二十年,也就是1755年,匠人铸造了一只铜牛,牛背上用篆文铸了《金牛铭》。
铜牛被放置在昆明湖岸边,除了祈求风调雨顺,还有另一个作用。
昆明湖的东堤,比故宫的地基高约10米。昆明湖东堤决口,会殃及紫禁城,而设置在那里的铜牛,也汛期里的一种参照,以便于在汛期观察湖水的水位线。
其实自四九城城建立后,人们在一些桥或者湖旁边都放置有镇水神兽,比如在万宁桥下,至今游人们还能看到河道两边的镇水神兽。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从古已有之的镇水神兽就能看到:在自然灾害面前,个人的力量的确是渺小的,今年的水灾会很可怕,由于遭遇超强降雨袭击,导致多地出现积水和洪涝灾害。
何雨柱夜里听到声音带着抱着棒梗和小当带着秦淮茹,贾张氏,这秦淮茹的怀中还抱着小槐花,直接往四合院一座小山方向跑去,那座小山是挖护城河的时候,土给堆起来的,虽然不高,但是紧急避险是没有问题的。
等何雨柱跑到之后,又第一时间放下棒梗和小当,跟着折返回四合院找易中海,随后易中海让何雨柱背着聋老太太又跑了一趟,那天是真的将何雨柱累坏了,但是何雨柱心中却很高兴,因为他救了自己最珍惜的人。
只是何雨柱却忘记了在另外一个房间睡觉的亲妹妹何雨水,最后何雨水还是听到邻居的声音才知道大水来了,跟着从自己的房间跑出来,随着大部队来到了小山上。
何雨柱看到自己妹妹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居然忘记了自己的妹妹,所以这让何雨柱有些心虚,不太敢和自己的妹妹对视。
而这个时候,贾张氏则是在另外一边对着何雨柱呼来喝去:“傻柱...拿点衣物过来!”
“傻柱...小槐花饿了,奶粉,奶粉,去弄点奶粉来,”
“傻柱...棒梗冷了,快点将你衣服脱下了,可真的够蠢的,知道水要来,什么东西都不带。”
“傻柱,我们饿了,快点给我们弄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