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安然是深吸了一口气。
“翻倍。”
“翻倍?”朱元璋是一愣,杨思义又是一副要哭的样子,没办法,会计是这样的,要么在进去的边缘,要么在被打的边缘,很少有其他状态。
杨思义听着翻倍的说法,是直接就头脑风暴起来,不自觉地开始盘算这能带来多少财政。
“翻倍是臣粗略的想法,只能更高!”
“还能更高?”
“应当是可以的!”安然拜了拜,很是笃定。
朱元璋和朱标则对视了一眼,连忙对赵集问道。
“还有无工匠可以调动,海边加盖制盐场地需要多久!户部!那个杨思义!清点一下附近几个靠海行省的盐田,算一下能增加多少产量!”
盐在古代的重要性。
那是和铁同等级的管制物品。
现在有办法能提高产量,朱元璋哪能放过!
而听见朱元璋的话。
赵集却是一脸苦相。
“陛下……陛下……没人了啊,总部、虞部、水部、屯部四属部都在抢人……特别是虞部、水部。”
“人呢?都干嘛去了!”朱元璋那是恼火地拍了拍桌子。
赵集自然也是有些委屈。
“虞部现在新开采了煤炭,总部在加紧制作焦炭,按照之前朱大人的法子,我们已经在应天府附近好几个合适的地方建起了新的高炉,毕竟永乐庄那个已经不够用了!”
赵集的回答,让朱元璋是怒火一熄。
高炉……那不是造枪造兵器的么。
这个很重要!
“水部要了那么多人干嘛!”他只能换个方向问。
“父皇……水利。”是朱标帮赵集回答。
“……”朱元璋也是马上想起了,兴修水利!这事和朱安宁也有关系……
“屯部总有人吧!”老朱还是不死心。
“相当部分分去江宁屯了……”
“……”朱元璋是一阵沉默,只觉得自己是不是昏了头,这么多事情都忘记了,看来确实是老了。
赵集是站在一边,动都不敢动。
他整个工部,人都派出去了是事实,他也没办法。
鲨了他都没办法,还少个人干活。
他最近一直没有在永乐庄冒头,原因便是在建新高炉。
这是朱标的指示。
而李文忠确是突然开了口。
“让卫所来?”
此时昏了头的朱元璋,也是终于想起了自己为什么把自己大侄子也叫过来。
他拍了拍脑袋大笑了起来。
“对,保儿,让卫所来吧!不过此时兹事体大……由你亲去走一趟吧,让宁波卫来操办此事!”
做决断老朱是相当快的。
李文忠也是笑着领下了旨意。
作为文武全才的李文忠,自然也是知道盐的重要性。
能揽下这件大事,当然是值得开心的事情。
这事能顺利理出解决办法。
是让殿内的几人同时都松了口气。
而后安然却是突然又拜了拜。
“敢问陛下,这等精妙的法子……是哪位官员……亦或是百姓所献?”
他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出乎大家的意料。
但是朱元璋却是很快就想到了这个老臣想干嘛。
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推荐人的权力他还是有的。
而现在这献法子的人立了大功。
一般是需要提拔的,如果由他老朱开口就显得有些奇怪。
这安然也是比看起来要上道得多,他想的是,他代自己老板开口,给那人谋个官职,或者提拔一下,也是极好的。
算是个顺水人情。
安然自认为自己的想法,那已经是很能揣摩圣意。
能两朝为官,且还都是做到高官的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只是随着他问题的问出。
他是看着场内的几人突然开始相互交换眼神。
然后又是相互点了点头。
有些莫名其妙地开始笑了起来。
朱标也是如此。
他笑着对几人问道:“想必除了安大人外,应当都是猜出这是谁的法子了吧。”
几人竟是一同笑了起来。
那个名字已经呼之欲出。
只有安然还楞在那里。
这个老臣再担任御史大夫之前,一直在外地。
对于应天府内的某些小变化,确实不是太过了解。
朱标看着安然在那有些尴尬的样子,便也是连忙给他解释了一番。
“詹事府少詹事,朱安宁。”
“哎,果然是他。”是李文忠在叹气,是一连叹了两声。
他叹的是,自己儿子怎么没有这么有能力,而第二声则是,叹的自己儿子幸好也跟了他一段时间,现在好歹是个千户,也不算有辱门楣。
“还得是他……”杨思义也如李文忠一般情绪复杂,首先朱安宁提出的大明宝钞新政,他是双手双脚支持的,这般稳定物价的法子,那要比朱元璋不管不顾,瞎印钞票要好得多。
但是!
也是拜朱安宁所赐,现在他这个户部郎中代尚书,那是每天都活在财政紧缺的噩梦状态之中。
工部问他要钱,兵部问他要钱,陛下也问他要钱!
前些日子,甚至连江宁屯都过来问他要钱!甚至还出动了太子和陛下,过来抢他好不容易筹措到的饷银!真是岂有此理!!!
“还是朱大人这些杂学懂得多,却又是真的有用,惭愧惭愧。”赵集则是简单了很多,他就单纯是乐呵呵地佩服,并且生出了想把朱安宁绑来工部的想法。
但是想来想去,人家都四品了……来工部图什么?
要不让他做尚书?
这朱老板也不一定答应嗷……
几人的表情是各不相同。
而安然则在愣神片刻后,想起了这个名字。
御史台是有收集民间言论的职能的。
而这民间言论中……
朱安宁出现的频率,那可是太高了啊。
什么收租一成,建乡学,目前已经开始接受十里八乡的孩童!不用束脩!
完了还给自己庄子兴修水利,建立工坊让庄里的人帮工,然后工钱厚道什么之类的说法,那是不断出现。
怎么?现在来看,是大家都认识,而且还是大人?
已经是官了?
少詹事可不是什么小官!
“安然,这朱安宁,可是个妙人。”
朱元璋在旁边补了句,然后继续说了下去:“江宁屯那边来的信,这制盐法子,是五皇子朱橚和詹事府少詹事二人合力完成,据他们所说,那是历经千难万险……咳咳……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才做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