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5章 颁奖典礼上的一点点小插曲。(2 / 2)迷失之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当然这些,暂时也只是后话。

……

颁奖典礼结束后。

姜瑜带着江柠,早早的就乔装打扮一番,从后门溜出,避开了记者群。

诶?为啥她好似很有经验的样子?

华影集团的人在跟着安妹,俩人也没催促,私底下自个儿叫了辆出租车。

回到酒店大概一个小时的样子。

姜瑜这才接到了大佬从国内打过来留洋电话。

喇裴康在电话里沉默了好久,这才道:“你啊你啊。”

这事处理不好,可是会闹出国际争端的。

姜瑜笑笑:“康叔,话费贵呀。”

这可是越洋的。

这话倒是把喇裴康给气笑了:“说说,你怎么想的。”

“没啥想的,就觉得那人很过分。”

古老,神秘,这些形容词,听起来很炫酷,但实际上仍是带着满满的恶意。

因为那些欧洲的对于华夏的印象,始终还是停留在几十年前,几十年前,能不古老,能不神秘吗?神秘还暗讽了一下咱们的那啥呢。

“气不打一处来。”姜瑜正色道。

“没解气?是不是还想扇人家几巴掌?”喇裴康没好气。

姜瑜愣了愣:“康叔你怎么知道。”

喇裴康:“……”

属实跟不上现在年轻人的思维。

老一辈人都这样,老喜欢讲些低调,含蓄啥的。思维认知还未跟上。亦或者说,早些年西方的文化入侵养成的思维惯性,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里边,总觉得外国的月亮,就是比较圆。

吴克勤写过一首《将军令》,当时被多少人嘲笑了?

喇裴康唉声叹气。

姜瑜没觉得有啥:“好啦好啦,没关系的。”

她还反过来去安慰人家了。

喇裴康沉默了好一会儿,这才又道:“不管怎么说,恭喜你了。”

虽然奖杯没拿,但是奖项确实到手了。

两座,金熊,这特么也算是史无前例了。

顿了顿,喇裴康又说:“回国之后,给你安排了一些采访,你可别嫌烦。”

姜瑜点了点头,倒也不意外。

国内的媒体就是这样的,例如出征电影节这么回事。每拿奖之前,在娱乐新闻上只能占据很小的一块豆腐,但如果拿了奖的话,那故事就多了。

相关的访谈,活动,能安排你参加到吐。

“那,电影是不是就过审了?”姜瑜便笑着问。

“如果你不整那一出的话!”喇裴康没个好声气,这才啪的一声,挂掉了电话。

柏林的夜。

随着电影节落下帷幕,那持续了许久的喧嚣,也逐渐慢慢安静了下来。

总之。电影节虽然结束了,但事后的喧嚣,还在发酵。

很多人不大记得当年威尔·史密斯是凭哪部电影拿的小金人,但肯定记得,他打了主持人一巴掌。

没办法,这种事情太容易出圈了。

本来电影评奖就是件挺小众的事情,国内的电影圈就是这样,热度很多时候都是靠艺人的人气堆砌起来的。

要是一些粉丝粉的艺人拿了奖,那这个奖绝对是国际上含金量十足的!要是艺人没拿着奖,那这个奖就会变成“哪来的野鸡奖?”

如果没有这个丢掉奖杯的事情的话。

那么此次柏林电影节在国内,确实没啥太高的关注度。

但好巧不巧,居然拿奖了。而更巧合的是,姜瑜还在闭幕式里,整了这么一出。

国内的互联网上,关于此次事件的新闻,很快就在各大社交媒体网站上边,发酵了起来。

“我只听说过第二名的奖杯会丢,没想到第一名也丢啊?”

“这样搞是不是会显得咱们没什么教养?”

“德国人把咱们下水道的油纸包拿回去了肿么办!”

有真心感慨的,也有阴阳怪气的,还有担心国际关系的。众生百态。

别看她们几个在德国那边折腾得红红火火,国内观众一瞧,嘿!这电影居然还没过审?!

这舆论更加管控不住了。

因为早些电影出国评奖养成的惯性思维。大多数国人民众,其实对于评奖作品感观相当糟糕。

也不能说这些作品不好,但揭开民族伤疤,展现给老外品鉴。闹得多了,也不怪民众反感。

于是便有不少人开始打听,打听《喜宴》演的是啥。

结果拐弯抹角的,居然还真的打听到了一些消息出来。

…居然是部蕾丝的电影。

这下,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同性向的作品,国内不能说没有。但一直都比较隐晦,而且也很容易被404。

《喜宴》前世并没有在国内上映,具体统计不出票房,但不出意外的话肯定也高不到哪里去,毕竟受众就摆在那里。

现在这么一闹,很快就不一样了。

先是拿奖,炒得沸沸扬扬。之后再有闭幕式的隐性歧视事件,这事在老外那边的互联网上都已经吵疯了。最后又出了这么个可能是禁片的风波,白合,禁忌之恋。

如此总总的因素加起来。

哪怕它就是一部平平无奇的电影,如此多重BUFF加身,也好似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了起来。

人嘛,都有这么个逆反的心理。很多事,你不让做,偏偏就有人会去尝试。

其实很多禁片真看到了,最后也不过是:“啊,就这?”的感觉。

但架不住好奇心害死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