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摸着是在自己身上取的材吧。
亚裔女,蕾丝边,有女友,结果有一天忽然接到家里的电话,父母亲将会从中国过来,因为女孩骗父母说,她在这边已经有了男朋友,准备谈婚论嫁。
于是她找了个刚移民过来,什么都不懂的亚裔,男性画家,打算让他冒充自己的男朋友。
之后就是阴差阳错,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安把这个剧本取名为《婚礼》。
挺西式的。
剧情姜瑜草草扫了一遍,只觉得眼熟。里边写了很多文化差异的因素,而且她的生活阅历不足以支撑写出国内的东西来。
姜瑜和上本子,便问:“为什么不多写点国内的风俗?其实美国人喜欢看的。”
先前就提到过,老美文化强大,而且总喜欢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去审视别人。这种傲慢一直持续到后来,国内搞了各144小时免签阳谋,才打破了他们这么些年以来一直编造的谎言。
安迟疑了一下,其实她也是知道的,但她有些犹豫:“我想写,可是我理解并不多。”
姜瑜点了点头,摊开剧本,指着道:“比如这里,你写的是西式婚礼,其实我们可以写成是中式的婚礼,这里写闹洞房,然后让主角的女朋友在边上看。看一堆亲友把两个人闹上了床。”
这就是文化差异了。
安从善如流,拿着笔:“你继续说。”
说着又有些不好意思:“我从小在这边长大的,对国内了解不多。二十几年也就回去过几次,很多东西并不了解。”
姜瑜又改了几个地方,越改越觉得故事眼熟。
“中式的感情描写和西方不同。西方很喜欢把所有东西放在表面上写。比如这部分,主角的性向被父母发现了之后,双方吵架。但如果是华夏的文化,这部分的表达,会更含蓄,更压抑一些。”
文化差异便是如此。
老美最近几年的作品也都喜欢弄些家人呀,亲情之流作为故事内核。
比如著名的家人侠范迪塞尔,在系列电影里边张口闭口都是家人。
没人会有共情同感,只会觉得很滑稽。
她说着,又漫不经心的问了一句。
“安,你全名叫啥。”
“喔。对了,还没介绍呢。”安一边认真听着,一边记着笔记:“我叫苏安。”
“…这样啊。”姜瑜这才松了一口气。
安又说:“我跟我妈姓的,我妈姓苏。我爸姓李。”
她似乎有些困惑姜瑜为什么会问这个,但还是老实回答。
姜瑜噗的一口将咖啡喷了出来。
“…李,李安。”
有着一头长发,脸微圆,笑起来有两个酒窝,温婉且说话时时都是细声细气的小姑娘,跟她说,她叫李安?
…虽然应该是苏安才对。
难怪这剧本这么眼熟呢。
姜瑜挠了挠头。
…
安自然不知道她在想啥,继续说:“你这么一改的话,剧本的完成度明显比我之前写的要好很多呢。”
在老美这儿,性向不是什么大事。甚至可以说是稀松平常,所以一部作品你如果想以性向作为卖点的话,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有些别的东西吸引人才是。
比如…古老而又神秘的,东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