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黄巾选择与冀州黄巾会和,也是一种转移矛盾的方法,只是与在青州建设已有的根据地相比较,有些得不偿失。”
“沙沙”公孙度抬头,就看到对面的阳仪在纸上迅速记录着,发出纸笔相互的摩擦声。
阳仪本能的就想要记下来公孙度对青州黄巾的分析,从这些简单的话语中,他能感受到公孙度那异于常人的洞察力,同时对公孙度那种别具一格的分析视角极为赞叹。
“那么对于黄巾,我等应当从何处着手?”阳仪写完,抬头看向摆弄木炭的公孙度发问道。
“首先,加快移民的节奏,青州的内乱,也是我辽东发展的良机,避乱的豪强是我等最好的人才储备库,逃散的无地小民,是农庄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逃难的豪商则为辽东带来从前最为缺少的资金。
其实,青州黄巾最好的结局应当是分裂,让一部分人流亡他郡,最好向着渤海沿岸的州郡侵袭,必要时候,甚至可以派正牌的海贼王驰协助黄巾,以黄巾的破坏力,以及此时诸侯欲要争霸的野心驱使,定然会制造一大批想要逃难辽东的优质移民。
辽东想要壮大,必然是要遵循瘦他人以肥己身的方针的。
其次,就是加速两地的人才交流,这一次攻打豪强坞堡,青州归来的老兵经验,就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即便我信任柳毅,但若是两军长期相隔两地,必然是会出事端的,抽调军官来辽东势在必行,辽东的军官也可以派遣到青州,让他们见识一下中原诸侯争霸的凶险。
最后便是积极与黄巾的首领联络,能坐到首领之位的,都是人精。黄巾军作为造反者,虽然懵懂,但不是傻子,最基础的厉害得失这些人还是清楚的。
不客气的说,在当下,乃至长久的未来,我等与青州黄巾的目标以及利益,都是一致的。他们应当作为我等的盟友,为我等牵扯住中原那些诸侯的脚步。
而且,柳毅上次提到过的管亥,若此人是真心归附,我等便可以在青州沿着纵深及地形,布置出三层防御圈。
其中济南国、乐安国境内,北方、西方以大河天险为依凭,南有泰山阻隔,只要处理好内政,算是一处易守难攻之地了,这是第一级。
北海国境内,北方是渤海,南方是沂蒙山脉,西面是水网密布的滨海平原,同样也是可以布置守御阵地的一处地方,此为第二级。
东莱郡境内,三面环海,西南面向北海一方正好有胶东丘陵、以及沽水水系作为最窄防御链,在敌方无绝对水军优势条件下,很难攻下此地,此为第三级。
甚至于,到了危机时刻,我辽东亦可作为青州防御圈的第四级。”
公孙度在脑子里勾画着两地的地图,同时将想法一一道出,随便叮嘱道:“书信内容大抵这么写,到时寄给闫信,让他接触一下黄巾首领,探探他们的态度。”
“呃...”阳仪有些失神,不过他手中的笔倒是没有停下,依然如实的记录着公孙度的谋划,只是他心中不可避免的好奇起来,主公是从何得知青州各地的地形的,难道是上次路过斥候的测绘?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