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六章 谕令天下四海:执兵仗以为天命者斩(2 / 2)面包不如馒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延儒出列,净手焚香先拜过乾坤,口称“微臣代天封山,万方恕罪”,再三跪九叩,展开诰书敕封:“奉天承运大虞天子制曰:大虞皇朝敕封狼居胥山,即日入汉土,立御制碑、敕封山河神灵,钦此。”

李征示意温体仁与贾政阎应元出列,三人大喜过望,温体仁甚至拱手长揖。

“我肃藩七郡主为国征战一生,封狼居胥何足道哉,当与宰辅钦差同伍。”李征又命七位郡主出列。

最后,李征喝令:“北伐东征以来至今,我军中袍泽战死千二百八十一,与英烈同伍者出列。”

他所部几乎就没什么损失,这千二百八十一人绝大部分都是此次各部北上漠北战死的。

当时与英烈同伍者又惊又喜,连忙走出行列来到军前。

李征手指黄布盖着的石碑喝令:“立碑。”

这是皇虞封山敕封狼居胥山神灵的石碑,上面刻着“大于皇帝御制令”十六个字:“狼居胥山,饮马之河,隆治五年,永归汉土。”

之上刻着“山河永昭,毁碑者诛”。

石碑以嵌入土中丈余,风雨不能动摇分毫。

然此方石碑下,还有一方红布蒙着的石碑。

这是英烈碑,碑文向南一面铭刻:“奉天承运大虞天子驾前开疆护国英烈碑。”

碑文之下阴刻:“自故汉孝武帝以来,大虞皇朝圣天子驾前北伐英烈如左。”

再之下是千二百八十一人姓名及简单籍贯,如北直隶顺天府人,便刻着北直隶顺天府。

三军一时大呼:“日月所照,江河所至,汉家故土,窃之者诛。”

军中老卒热泪盈眶,这石碑,二圣的年号竟刻在最后面。

这样的荣耀,与战死也不怕家里受苦饥寒的待遇,岂能不使军心如剑无可动摇?

两个宰辅与钦差大喜过望,天子年号之下,他们的名字竟也刻在上面。

周延儒泣道:“微臣福薄,得圣天子恩遇如此,百死无憾。”

再上山,这一次宰辅可就没有资格代天子祭天了。

李征供奉诏书,以“秬鬯(九赐之一)”洒地,有编钟响彻,遂取诏书昭告:“臣大虞皇朝天子李氏,敬告圣母娲皇、天地万方四海,归告三皇五帝,下告虞夏、商周以来秦汉隋唐宋元明历代列帝:

大于皇帝李氏子孙讳(宪)之隆治五年十月八日,使武烈伐残元,擒其汗林丹,元遂灭,而使封狼居胥山山川河神。今告始祖神圣母娲皇、天地神明,漠北以南,尽归大虞;漠北以北,大虞之羁縻地,自此极寒之地,亦祖宗庇佑之处也。此诏。”

这里用的是太牢之礼,祭拜的是神州历代祖宗,自此以后万万年,至少这里是汉家故土无可争辩。

李征遂率宰辅及上山军中代表三跪九叩,上启苍天、下告黄泉曰:“我皇虞圣天子,天下之主、各族万民君父,是故臣曰: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地为大虞之地、人为皇虞天子子民。但铁骑所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四海之内敢有仗兵器称王者,虽远必诛,使王者为皇虞臣妾。日月永在,山河鉴证,永矢勿谖。”

这意思就是,今天封狼居胥祭拜天地只是一个开始,虞军至少中军主力还会四处征讨,哪怕不毛之地,也不允许外人染指。

谁不服,站出来和虞军较量,虞军不介意恃强凌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