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遂诏群臣商议,外廷果然赞同。
按照周延儒提议,皇虞皇帝决定追封卫青“长平王”,追封号“宁”,以国朝亲王之礼,使临汾知府建造庙宇祭祀。
追封霍去病“武威王”,追封号“桓”,开奖匹敌为“桓”,建功赫赫为桓,皇朝华表也为桓。亦以国朝亲王之礼,使临汾知府建造庙宇祭祀。
按照太上皇建议,群臣请皇帝手书“汉家双璧”以为门额之一。
此外,皇帝诏令长安府尹“修缮茂陵、重修阴山(卫青墓)祁连山(霍去病墓)”。
再追封后汉窦宪“燕然侯”,封大将军,封号“横海”,不祭祀,只立塑像于燕然山,立碑上书窦宪一身功过,使官府十年大祭,三年小祭。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窦宪最后被汉和帝封为冠军侯,然后就弄死了他,关键还怪不得汉和帝,他窦宪自己作死试图谋逆弑君。
同时,皇帝诏命在狼居胥山南部立明太宗朱棣庙。
“作为一个君王,明太宗或有些许不是,也不过就是杀了那么几个奸臣而已。然作为汉家子孙,朱棣五征漠北,有功。”皇帝说。
时局艰险,他就渴望自己能有朱棣那点军事才能,好给儿孙打下一个安稳的天下。
所以追尊朱棣,为之立庙漠北,这也是皇帝的一点个人情感。
群臣自然不会扫兴。
可是太上皇又不高兴了。
朝廷决定发给李征,李征十分赞同,并正式上奏恳请孙太后、张皇后与二位皇贵妃亲手刺绣庙塑大氅与旌旗表彰这些打到瀚海深处的功臣。
“他就不提吴太后,你哪怕提一嘴,我们反对不就行了,小心眼!”太上皇吃饭的时候嘟嘟囔囔。
王承恩劝告:“老皇爷,皇孙就是那么个恩怨分明的汉子,他可不遮遮掩掩阳奉阴违。”
“是不是?”太上皇点着头,“嗯,今天这饭菜不错,牛皮糖似的,正好磨牙。”
王承恩怀疑自我,这是储君教的炖南瓜,这玩意儿还怎么磨牙?
那不管这些,太上皇觉着磨牙,谁敢说绵软?
太上皇就觉着挺不服的,就发去密信质问为啥提也不提吴太后。
李征回复:“臣只怕吴太后做的好事教骠骑将军知道了嫌恶心。”
太上皇回头就找事,非要让立马狼居胥山上的冠军侯雕塑按照好大孙的形象来。
我让你韬光养晦,还反了天了。
可再一想这不对啊这也。
咱得承认霍嫖姚厉害,可他命短。
“不行,这不行,还是严格按照画像来,不能胡整。”太上皇连忙撕毁了自己的诏命。
皇帝也不同意这么干,一方面是避讳,另一方面,霍去病是臣,岂能僭越用我儿子的形象?
一来二去到了晌午之后,两个宰辅与两个大臣领了二圣诏命,急忙带着三百御林军出城去徐州,这得和孙承宗一起。
周延儒自己都说他们若单独敢去肯定死定了。
还是孙承宗可靠。
李征也领了诏命,给现代发过去求助信。
联络员秒回:“就知道你不会忘了小霍将军,早给你雕刻好了。一尊三丈高雕像,风吹雨淋也没问题,用的是新材料。庙宇里面的不着急,再琢磨琢磨。但是窦宪这个人你怎么都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