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回信,太上皇既不安又喜悦道:“要做成这样的功劳,只能中军出动。只是,这满纸杀伐之言,只怕到时候血流漂杵,我只怕折损这孩子道行。”
王承恩又去回信,这次再带回来的便是李征的决心了。
李征毫不在意回信称:“汉太祖立两汉四百余年国运,唐高祖唐太宗定天唐惶惶气象,岂能是平白得手?此非尸骨成堆不可得之。历朝历代凡改朝换代如我太祖皇帝者,无不以中原千万黎民骸骨为台、血肉为墨。”
故此李征坚称:“今若定天下而拓土万里,斩首百万蛮夷算什么。祖宗以杀伐成就万世功业,不见得冤魂敢缠绕、精怪敢索命。汉家大虞皇朝,大不了以周边胡人绝户成就万世基业,何言有损道行?”
他在回信中没说,可此番北伐东征,难不成是他拿着诗书礼易劝说草原人与女真人载歌载舞欢迎王师的吗?
这一路杀过来,战场上才干掉几个敌人啊,大不了五十万顶天了,然大军所过之处,难道全都是一片祥和景象?
一战杀敌五十万,钢刀下所谓的无辜之人又何止百万。
太上皇深感不安。
天子一怒伏尸千里,可那毕竟不是天子仗剑所杀。
“但是,这坏小子总是能撩拨人,你瞧他后面写的什么!”太上皇挠着嘴角抖着手里的黄纸恼火道,“什么中南半岛沃野千里,有平原三角洲数出,庄稼两年七熟,他这不明摆着打完了北方还要去南方打么。”
那么好的地丢给不回伺候庄稼的人,李征一百万个舍不得。
二圣也舍不得。
故此想了半天,太上皇从袖子里翻出几张皇家内帑银票,数了又数吩咐:“王宫修成,后宫屏山之上不要光修圣母庙,两侧把那什么佛堂道观都修起来,找那么一千八百个尼姑坤道,让她们天天诵经祈福去。真是的,正经事不敢,把这些人放在外头整天游四方,成何体统。”
大虞皇朝不兴国教,无论僧道都只是设立僧录司道录司管着发展,龙虎山武当山嵩山那帮人皇帝并不信任更不亲近。
然太祖起兵时,打到河北时,都曾向娲皇许愿,是以大虞皇朝宫里家庙最上面供奉娲皇圣母。
这次修武烈王宫,太上皇特意再三强调,王宫一定要有娲皇山,修圣母庙供奉娲皇圣母。
如今一看李征这是朕虎狼之君,以杀伐定天下,太上皇急了。
僧道也不知有没有用,但供奉一下想来是有用的吧?
要不然为这点事再麻烦圣母娘娘,那不像话不是?!
曹化淳忽的想起一人,启禀道:“老皇爷,太后,皇爷,有一人,乃前明遗孤,如今正在姑苏蟠香寺出家为尼,此人颇有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