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二章 隆治天子有长策,赚得群臣白了头(2 / 2)面包不如馒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另外,诏命西宁老臣熊廷弼以“谨身殿大学士”拜“海西督帅部督帅”,兼领“天下军国政务平章事”,枢密使,守西宁,镇青海之地。

宗室、肃藩镇国将军李绍以枢密使守陇西、镇金城,转运陕西甘肃军饷粮草事。

此外,加封孙传庭“军政平章事”,行枢密副使任北都留守司留守;山西卢象升封军政平章事,行枢密副使任山西督帅部督帅。

跟随中军北伐的五老将贺虎臣、杨嘉谟、马世龙、尤世威、尤世禄均进入枢密院,分别以军政平章事加封枢密副使任总兵官、都指挥使在宁夏编练兵马。

延绥镇高迎祥以枢密副使任西套督帅、延绥总兵及都指挥使。

由此可见,枢密院在中枢的官员只有权呈报军情文书而没有多少过问军机之权。

只有晋升为“天下军国政务平章事”才能充任军机大臣,而外派督帅则加平章事并授予枢密院钦差天使才有权决断一地军政。

这是加强皇权尤其皇帝对军队的控制的做法。

这一招别说外廷,太上皇都没想到。

蔫儿蔫儿的皇帝,竟然这一次这么有魄力,这很好。

此外,皇帝选的时机也很好。

外廷内阁都没有人反对皇帝建立枢密院的事情。

用杨鹤的话来说,这完全是冲着北伐东征的那位去的啊!

啊,是是是,皇帝用意正在于此。

而且,皇帝一看群臣不反对,马上又下了第二道诏书,重申“武烈王总督江北,以九边总制理辽东、北都、山西、陕甘及青海军政事”,这不明摆着釜底抽薪么。

外廷无人反对,诏令顺利下达。

当晚下值,三个宰辅相约一起回家。

宰辅车马在后,三个宰辅并肩走在前面。

“黄台吉大概要被解决掉了,皇帝既以枢密院分化北方军权,又以李绍分化肃藩兵权,恐怕有好戏要上演了。”周延儒回顾后面扈从离得远,遂与两人笑道。

温体仁向往:“也不知是否会行岳武穆之故事。”

三人都对此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民间拜岳武穆就行了,权力场上谁愿意让一个战功赫赫的岳武穆回朝掌权?

在权力面前群臣无不是秦桧,故他们看来皇帝自然是完颜九妹。

杨鹤笑道:“若南征得胜,只怕也是这个结果。”

“等着吧,孙传庭如今以北都留守名列山东袁可立徐州孙承宗之后,明摆着是要堵住山海关以防万一。”温体仁乐观预估,“下一步,应当是袁可立北上总督辽东。”

镇守辽东者只能是袁可立,有威望有资历还有能力,孙承宗综合起来也比不上这个三朝元老两朝帝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